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

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

ID:4203827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6

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_第1页
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_第2页
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中药应用胆热犯胃型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胆热犯胃型患者,均采取中药汤剂加以治疗,同时给予合理性护理。结果本组42例患者便干、咽部不适、烧心、口苦咽干等临床症状均得以明显好转。结论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效果确切,且经过合理性护理进一步促进了临床疗效。关键词: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护理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gastritis,BRG)又称碱性反流性

2、胃炎(alkalinerefluxgastritis,ARG),是由于含有胆.汁、胰液、肠液的碱性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地反流入胃,使胃粘膜遭受损害而引起病变,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本研究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诊断学理论指导下,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从中医证候学调查入手,结合内镜表现,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服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中医证型的研究,以明确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并通过对临床常见证型(服热犯胃型)的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临床疗效。胆热犯

3、胃型是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辩证的一种类型,且与其他病症类型相比,其临床症状更加复杂、病情更重,临床治疗更加困难[1]。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抑酸治疗,收效甚微。现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胆热犯胃型患者,采取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总结其疗效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刀〜2013年11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胆热犯胃型患者,其中包括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均在25〜76岁,平均年龄(45.31±4.62)岁。病程时间0.6〜7.6年,平均

4、病程时间(4.83±1・06)年。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对比无显箸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中药治疗选用龙胆泻肝汤合温胆汤,处方[2]: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半夏、代赭石、旋夏花、当归、黄苓、焦梔子、柴胡以及龙胆草。1齐!J/d,取水煎服,100ml/次,分早晚各服用1次。根据症状加减:反酸严重者,可加锻瓦楞了及海螺鞘。胸痛严重者,可加灸没药、灸乳香、降香、丹参。暧气严重者,可加佛手及豆蔻。失眠者,可加夜交藤及合欢皮。8w为1个疗程。1.3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胆热犯胃型

5、患者主要表现为胃有郁热、灼津耗液、胆火炽盛。患者体内清气上升,而浊气下降,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心理抑郁,从而加重体内郁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尽量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为患者解开心结,使患者保持愉快舒畅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所提出来的问题及要求,应该尽量耐心给予解答,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使患者学会情绪自控。药物护理:中药汤剂需要用水煎服,通常煎药时的火候与水量很难掌握,护理人员需特别注意。同时,煎药前还应该认真核对药物种类、名称等,以

6、免发生药物混淆等差错。将药物煎至成汁以后,可装进专用医用塑袋内,每袋100ml,并且予以密封。1袋/次,提醒患者早晚用药。功能护理:胆热犯胃型患者均伴有胆胃功能紊乱,并且机能损伤。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适当的做一些有助于增强胆胃功能的运动训练,促进胃肠蠕动,理顺胆胃功能,促进胆胃机能的恢复。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腹部按摩,以脐部为中心,用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按摩,15〜30min/次,2〜3次/d。以利于加强患者胆胃功能代谢,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饮食护理:胆热犯胃型患者消化道代谢比较紊乱,胃肠功能障碍,

7、易引起食物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消火的食物为主。切勿食用辛辣、辛热以及刺激性强的食物。服用中药期间,应戒酒戒烟。2结果本组42例患者便干、咽部不适、烧心、口苦咽干等临床症状均得以明显好转。并启经合理性护理后,痊愈者5例,显效者32例,有效者4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高达97.62%。见表1。3讨论胆热犯胃型病理机制主要是胃不随胆升,胆不随胃降,灼津耗液、湿热中阻、胃有郁热,导致胆胃功能紊乱,机能受损,上逆呕苦所致[3]o本组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合温胆汤中药加减,具有增强胃肠动力

8、,加强胆囊收缩,利于胆汁排泄,抗菌止呕等功效[4],临床结合合理性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饮食方面的控制调节,有效的功能训练、按摩,细致的药物护理。不仅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缓解,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王禹霁•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学调查及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12(23):136-137.[2]马涛崔乃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定位及辨证治疗近况[J]•江西中医药,2010,9(9):38-40.[3]王晓素,孔嬪,朱生❷•龙胆泻肝汤合温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