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ID:4204016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_第1页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_第2页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_第3页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_第4页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_第5页
资源描述: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种被称作“超级病菌”的细菌刚刚登陆中国。10月26日,卫生部发布消息,我国宁夏、福建两地分别发现三例“超级病菌”病例,其中一人已因肺癌死亡。至此,这种病菌已经在美、日、英、加等约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至少数百人感染,它的正式名字是“NDM-1基因阳性细菌”,实际上并非某一种特定的细菌,譬如,在印度发现的是大肠杆菌,在中国宁夏出现的是屎肠球菌,福建检出的却是鲍曼不动杆菌一一他们的共同点是携带了NDM-l基因。通俗地讲,这种基因对病菌来说,像是一件刀枪不入的防弹衣,“穿”上它就能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的攻击。更要命的是,这种基因可以很容易地从一种细菌体内转移到另

2、一种细菌身上,这就可能导致抗生素对许多细菌同时失灵。因此,西方一些媒体为它起了个耸人听闻的名字一一“末日病菌”NDM-1是英国加的夫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的,2008年,他们在一名印度裔瑞典病人体内,首次捕捉到携带这种超级基因的病菌。在此前后,英国发现了数十个类似病例,大多感染者都曾赴印度进行过“医疗旅游”。因为这个原因,英国科学家们在《柳叶刀-传染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把这种能使普通细菌变身“超级病菌”的基因命名为NDM-1,全称"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其中ND两个字母,就是印度首都新德里(NewDelhi)的缩写。但印度对此大为不满,该国医疗机构指出,这次的“超级病菌”

3、事件被人为夸大了,其背后另有推手一一论文主笔人曾得到美国惠氏公司的赞助,而目前能有效抵御NDM-1病菌的只有两种抗生素,其中一种抗生素的最早开发者就是惠氏公司。加的夫大学的医学专家也承认,NDM-l虽然抗药性超强,但致病性却并不太强,对普通人来说,平时勤洗手就能简单预防。医学专家表示,NDM-1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传播要借助其他细菌完成,目前只在住院患者等特定人群身上出现,出现类似流感大爆发的可能性是零。人类与病菌的战争贯穿整个文明史,直到最近数十年,人类开始占据明显优势。这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件“终极武器”一一抗生素。如果要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科技成果,抗生素的发现一

4、定会名列其中。之前,医生对细菌感染几乎束手无策,普通的一次感冒发烧、手上不经意的一个伤口,就足以夺走一条生命。19世纪60年代,如果医生决定对一个病人动外科手术的话,这个病人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因为术后感染的原因,当时外科手术死亡率超过40%o抗生素的发明与应用改变了这一切,细菌在这柄医疗利剑面前溃不成军。1944年,青霉素投入医疗领域,在二次大战的战场上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1947年,链霉素投入市场,征服了素有“白死病”之称(与黑死病即鼠疫并列)的结核病,同年诞生的金霉素、次年的氯霉素以及随后的土霉素、红霉素等等,抗生素大军出现井喷,迎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期。进入20

5、世纪以来,人类整体的平均寿命比起以往增加了20岁之多,很多科学家认为,其中至少10岁要归功于抗生素的应用。但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同时也为细菌军团培养出了终极战士一一“超级病菌”,所谓“超级病菌”,是指那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细菌。NDM-1不过是长长的"超级病菌”名单中的一个新成员,却远不是最危险的成员,在它之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更为著名。青霉素问世之初,对于医院内的主要杀手金黄色葡萄球菌,几乎能百分之百灭杀,30年后,灭杀效率已经降到10%o在与抗生素的战争中,病菌们锻炼岀了耐药性。1959年,一种半合成抗生素甲氧西林问世,再度摧毁了金黄色葡

6、萄球菌的抵抗,但仅仅数年后,MRSA岀现了一一它对许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并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全球每年约有数十万人受其感染,仅2005年,美国就有9万人感染MRSA,其中1.8万人死亡。如今,“超级病菌”的名单正在加长,但抗生素的资源却在枯竭中。科学家们已经几乎找遍了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发现新抗生素的几率已经越来越低。1971年至1975年,5年间共有52种新抗生素问世;而在1996年至2000年,只开发出6种新抗生素。“超级病菌”家族仍在增加新成员。巴西10月20日宣布,该国16所医院均已发现一种高抗药性细菌“KPC”,这种病菌与“NDM-1"完全不同,目前已发现135例病例

7、,致死15人。在人类与病菌的战争中,病菌已经加大了反扑的力度,但人类仍然占据一定优势。2007年,英国诺维奇郡的约翰英纳斯中心发布消息,他们发现一小段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以使细菌中的抗药基因失去活力,成功阻断细菌的抗药性,使“超级病菌”重新变回普通细菌,科学家们正在寻找将这种基因用到医疗领域的途径。未来,基因药物可能会代替抗生素的地位,投入到这场针对细菌的战斗中。在基因药物能够证明无害并投入大规模生产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减少对抗生素的滥用。不是不够好,而是必须珍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