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

ID:42050138

大小:61.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填空题1、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4、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5、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6、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二、判断题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x)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7)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x)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7)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P)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7)三、问答题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來,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述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

3、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填空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4、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I古I体)。6、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7、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8、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

4、),这种现彖叫(蒸发)。9、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凝结)。二、判断并改错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X)改: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7)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7)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7)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x)改: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三、问答题1、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女

5、n: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2、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3、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塑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4、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答:因为同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性不同。深色衣服吸热性能好,在冬天会感觉温暖;浅色衣服吸热性能差,

6、在夏天会感觉凉爽。5、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说话声音大小是(A)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B)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吋,琴弦细、紧、短吋比粗、松、长的声咅来得(C)。A音量B声调C高D强2、“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C)传入侦察兵的耳朵。A土地B空气C坛子二、判断题1、在一组形状、人小

7、完全相同的小口玻璃瓶内装上不等量的水,按水位高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好。用嘴使劲向瓶口水平方向吹气,可以发现水装得越多的瓶子发岀的声音音调越低;水装得越少的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不装水的空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X)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7)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X)4、噪声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7)三、连线题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咅的先后次序。(6)听神经收集声波(5)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2)外耳道把振

8、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1)耳廓传递振动(3)鼓膜传送声波(4)听小骨产生振动第四单元检测题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