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 电工基础期中试卷

单招 电工基础期中试卷

ID:42052955

大小:89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单招 电工基础期中试卷_第1页
单招 电工基础期中试卷_第2页
单招 电工基础期中试卷_第3页
单招 电工基础期中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单招 电工基础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工基础期中试卷一、填空题(2'X20=40')1.电路有,,和等组成的闭合回路,有,和三种工作状态。2.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它的单位及表示符号。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反映了,和三者之间的关系。4.有一导体的电阻是1Ω,通过它的电流是1A,那么在1min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电流做的功是,它消耗的功率是。5.当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高于单个电池的电动势时,可以用电池组供电,但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必须单个电池容许通过的最大电流。6.用伏安法测电阻,如果待测电阻比电压表内阻时,应采用。这样测出的电阻值要比实际值。二、选择题(2'X15=30')1.

2、一般金属导体具有正温度系数,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I=URB、I=R/UC、I=U/R3.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I=R/(E+ro)B、I=E/(R+ro)C、I=E/R4.相同材料做成的两个均匀导体,长度之比为3:5,截面积之比为4:1,则其电阻之比为()A.12:5B.3:20C.7:6D.20:35.一导体两端电压为100V,通过的电流为2A;当两端电压为50V时,导体的电阻应为()A.100ΩB.25ΩC.50ΩD.06.

3、220V,40W白炽灯正常发光(),消耗的电能为1KWh.A.20hB.40hC.45hD.25h7.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增大,则端电压将()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8.将R1>R2>R3的三只电阻串联,然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获得功率最大电阻是()A.R1B.R2C.R3D.不能确定49、6欧与3欧的两个电阻并联,它的等效电阻值应为()。A、3欧B、2欧C、0.5欧D、9欧10、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等于一个电阻值的()。A、1/3倍B、3倍C、6倍D、4/3倍11、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两个并联后与另

4、一个串联,其总电阻等于()。A、RB、(1/3)RC、(1/2)RD、1.5R12.测量结束后,应将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拨到()A.最高交流电压档或OFF档B.电阻档C.电流档D.任意位置13.一个额定值为220V,40W的白炽灯与一个额定值为220V,60W的白炽灯串联接在220V电源上,则()A.40W灯较亮B.60W灯较亮C.两灯亮度相同D.不能确定14.两电阻R1>R2,若将两电阻并联起来,则其等效总电阻()A.一定大于R1B.一定大于R2C.一定小于R1而大于R2D.一定小于R215.两电阻相串联时所消耗的功率之比为3:2,若将两

5、电阻并联,则它们消耗的功率之比为()A、3:2B、2:3C、1:1D、4:9三、判断题(2'X10=20')1.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运动的方向。()2.几个不等值的电阻串联,每个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也不相等。()3.两个相等的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4.并联电路的电压与某支路的电阻值成正比,所以说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5.电阻值大的导体,电阻率一定也大。()6.欧姆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和元件。()7.当负载取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效率为100%。()8.电路图中参考点改变,任意两点间的

6、电压也随之改变。()49.电路图中参考点改变,各点电位也随之改变。()10.一个实际的电压源,不论它是否接负载,电压源端电压恒等于该电源电动势。()四、简答题(10'X2=20')1.串联电阻电路有哪几个特点?2.并联电阻电路有哪几个特点?五、计算题及化简(6+6+6+14+8)1.一个1KW·220V的电炉,正常工作时电流多大?如果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把它接在110V的电压上,它的功率将是多少?2.电源的电动势为1.5V,内电阻为0.12Ω,外电路的电阻为1.38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3.如图1所示电路,R1=R2=2Ω,若以

7、c点为参考点,求a,b点的电位?图(1)c4.如图(2)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8V,内阻为1Ω,外电路三个电阻R1为5.8Ω,R2为2Ω,R3为3Ω4.求(1)通过各电阻的电流;(2)外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降和电源内部的电压降。5.对下列电路进行化简并求出总电阻(R=2Ω,R1=4Ω)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