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书社)

【教学设计】《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书社)

ID:42057670

大小:249.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7

【教学设计】《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书社)_第1页
【教学设计】《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书社)_第2页
【教学设计】《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书社)_第3页
【教学设计】《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书社)_第4页
【教学设计】《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书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书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额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井步行和局限性,探讨ego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析农奴制的发展情况,探究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2.结合背景探究改革的必然性,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3.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评价。【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按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对俄国各个社会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

2、农奴制改革。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学会用比较法分析归纳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改革是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途径。2.领悟到农奴制改革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3.理解政治改革对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重大推动促进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2.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3.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教学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课前准备◆

3、课件及视频影像准备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导致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来引出俄国的变革。【讲授新课】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改革的背景1、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其落后于西欧诸国。(根本原因)什么是农奴制?15世纪末-19世纪中期,俄国以奴役制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的经济和法律制度。农奴与农民有何区别?农民是长时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而农奴的人身、财产都归领主所有,没有司法权利。根据【材料】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以来,一直注重面向西方,发展近

4、代工业,19世纪初,俄国的生铁产量曾一度高居世界首位。以及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得出结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其落后于西欧诸国。为什么说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从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条件分析:自由劳动力:缺乏。市场: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原料:农业经营落后,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资金: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技术:工业水平低,成为西欧原料供应地。(2)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统治危机。A、农奴的反抗。B、工人和少

5、数民族人民的反抗。C、十二月党人。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建立共和国。起义虽然失败,但却唤醒了俄国年轻一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2、民主的呼声19世纪中期,俄国出现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3、克里米亚战争时间:1853-1856年交战双方:俄国VS英国、法国、土耳其爆发原因:A、俄国转移国内矛盾,扩大势

6、力,攫取土地。B、英、法、俄的行动侵犯了其在土耳其的利益。结果:俄国战败,《巴黎和约》。俄国战败的原因:国力的衰弱——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6-1860年,俄国共爆发了近290次农民起义。B: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C:使俄国扩张方向转向中国,中亚。4、沙皇的抉择——改革的可能性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由于沙

7、皇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而农民的觉悟低下,力量涣散,革命者难以把分散的农民运动汇合成全面的革命。所以“自下而上”的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而沙皇则通过国内的统治危机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看到了农奴制的危机,因此迫不得已,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及影响1、农民的“解放”——二一九法令(1)内容A、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B、经济上: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

8、的义务(赎买土地)。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作用:a、促进农业的发展;b、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C、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作用: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对“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认识——进步性A、性质: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a、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改革使俄国实现了由封建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