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厂商(二)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厂商(二)成本理论

ID:42061143

大小:816.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9-07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厂商(二)成本理论_第1页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厂商(二)成本理论_第2页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厂商(二)成本理论_第3页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厂商(二)成本理论_第4页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厂商(二)成本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厂商(二)成本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本理论第六章厂商理论(二)Cost2010年9月15日前一章与本章的比较【引言】第五章第六章研究对象产量与成本的关系成本的种类划分研究的侧重点实物量分析生产的技术水平价值量分析经济变量投入、产出投入一、私人成本私人成本企业成本第一节机会成本购买投入要素的货币支出工资、利息、地租等费用购买原材料、水电、机器等费用使用自有的房屋、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等费用使用厂商自有生产要素时发生的成本内隐成本隐性成本隐含成本直接成本显性成本会计成本外露成本企业成本非企业成本治理污染费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费

2、用二、社会成本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费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费用社会成本“机会成本”概念的定义: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某种产品而获得一定量收益时,因此而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三、机会成本提出“机会成本”概念的思维范式:⑴“一物多用”时,就要“好钢用在刀刃上”。⑶取得任何收获都要付出“代价”。⑵选择(种玉米)就是放弃(种小麦)。这是“决策”的实质。总收益=产品销售数量×价格会计利润=总收益—外露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内隐成本)正常利润=内隐成本(企业家才能的报酬)三、利润profi

3、t(超额利润)总收益(销售总额)1000减:外露成本(雇佣管理人员和劳动力工资、原材料、电力支出等)-790会计利润(纳所得税前)210减:内隐成本(厂商自身投入资源和风险=正常利润)-100经济利润(纳所得税前)110减:所得税-100经济利润(纳所得税后)10表6-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和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产业利润=销售收入—生产费用商业利润=销售收入—购货费用—其他经营费用银行利润=信贷规模(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其他经营费用【补充】短期(ShortRun)和长期(Lon

4、gRun)的划分有些投入要素固定不变(厂房、机器、设备)的一段时期。存在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的区分。所有的投入要素都可以改变的时期。不存在固定投入。【引言】第二节短期成本理论一、短期总成本曲线短期成本分类性质和特征列支项目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设备购置费、机器折旧费、房租、地租等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工资、原材料的购买费、水电费、流通费用等短期总成本的构成TC=TFC+TVC表6—2产量Q固定总成本TFC可变总成本TVC总成本TC06006016030902604010036045105

5、4605511556075135660120180TFCTVCTCCQO图6—2TC、TFC、TVC曲线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短期平均成本SAC短期平均固定成本SAFC短期平均可变成本SAVCAC=AFC+AVC短期边际成本SM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产量Q固定总成本TFC可变总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成本AC边际成本MC01234566060606060606003040455575120609010010511513518060302015121030

6、201513.75152090503528.75273030105102045表6—3AC曲线、AFC曲线、AVC曲线、MC曲线图6—3QOAFCAVCACMCCMN三、各种成本之间关系的曲线分析TFC曲线与AFC曲线分析TVC曲线与AVC曲线分析TC曲线与AC曲线分析TC、TVC曲线与AC曲线分析TFC曲线与AFC曲线分析TFCAFCQQCOEFGE′F′G′图6—4C万元元TVCCQO图6—5QOCHJMH′J′M′AVCTVC曲线与AVC曲线分析万元元TCCQO图6—6QOCACNSRN′S

7、′R′TC曲线与AC曲线分析万元元TC曲线、TVC曲线与MC曲线分析TVCTCCQO图6—7CQOMCTWZT′Z′W′第三节长期成本理论本章的研究对象:长期成本,包括LTC、LAC、LMC。假定条件:一定的生产技术(规模收益变)。【引言】根据表6—4所列的数据,绘制图6-8。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各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图6-8LACQCO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U型曲线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点QOCABCDLAC图6—9Q1Q2“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成本递减

8、或者递增的原因生产规模生产效率LAC规模收益内在经济扩大提高降低递增内在不经济下降上涨递减(一)内在经济的成因⑴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序细分→每一道工序的操作简化→便于使用机器生产→生产效率提高。⑵生产规模扩大→充分利用副产品甚至废品。⑶生产规模扩大→厂商获得特殊优势。(在购买生产要素、销售产品、获得金融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⑷生产规模扩大→管理费用增幅小于产量的增幅→降低长期生产成本。生态经济——循环经济。500强企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