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

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

ID:42071847

大小:10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07

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_第1页
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_第2页
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_第3页
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_第4页
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第6卷第3期Vo1.6NO.3潍坊学院JournalofWeifangUniversity2006年5月Mav.2006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马茜华(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摘要:为政之要,重在得人.中国古代选官的主导方式,大体上经历了战国时代的"客卿制",两汉的"察举"与"征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四个发展阶段."客卿制"注重实践性,但缺乏必要的教育程序,具有较为原始的色彩;"察举"与"征辟"虽标榜"用人唯贤",但由于搀杂了私人关系与感情色彩,容易发生不公平现象,缺乏合理化

2、的有效保障;"九品中正制"具有强烈的特殊主义与感情色彩,是典型的"任人唯亲";"科举制"在贯彻公平原则上较为彻底,体现了择优录取,一视同仁的合理化原则,有利于考选人才,对于维护中央集权,促使社会构成变动,有更深层的作用.关键词:客卿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288(2006)03—0013—05一,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诸阶段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1]这段话,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的几

3、个阶段."三代以上出于学",主要指商周,特别是西周.三代实行的是宗族组织与贵族政治相结合的宗法分封制.由分封而形成的王,诸侯,卿大夫,士的阶梯序列,与宗法血缘关系下的各大家族的地位互为表里,即族权与政权相结合,所以森严的等级制与宗法血缘的世袭制是相辅相成的.分封,授土,授民都是世袭的,采邑与官职互为表里,前者就是"世禄",后者就是"世卿"或称"世官",即所谓"仕者世禄".因此,"官"无所谓"选",也无所谓"举",更无所谓"考",都是世袭.《狮虎簋》,《吻鼎》,《师酉簋》等铭文均载有子孙世袭先辈官职的册命.不过,贵族子弟在继承父辈封地和职位以前要在

4、官办的学校接受教育.那时的学校分小学与大学两类.乡里的是小学,"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诸侯国和王畿内的学校都是大学,大学又分"辟雍"与"泮宫","天子日辟雍,诸侯日泮宫",即王畿内的大学称"辟雍",诸侯国内的叫"泮宫'.春秋末社会大变动,孑L子首创私学,打破了收稿日期:2006—03—27作者简介:马茜华(1964一),女,山东寿光人,潍坊学院副研究员."官学"的一统局面,社会上逐渐形成了"士"这个知识分子阶层."士"称"家臣"或"门客".至战国已是"大争之世",各诸侯国激烈争斗,都想"辟土地,莅中国而抚四夷对人才非常重视,各诸侯国大多采用了

5、"军功授爵"和"以客出仕"两种选官办法.军功授爵即按作战功劳大小授给爵位,官职,它体现了"爵禄生于功"的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对过去那种"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袭政治的否定.商鞅在秦国变法首先推行这种办法,它对驱民重战,提高军队战斗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据史家解释,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仍以秦国最为典型.秦孝公求贤图强,"宾客"被置于首位,商鞅闻讯而人,领导了变法运动.商鞅相秦的经过,便是秦以客出仕的一个缩影.之后自秦惠王十年(前338年)由张仪任相至秦王赢政时期,形成秦国以客出仕的高潮.粗略计

6、,在此期间先后共有22人担任秦相,其中八成以上的人都具有客的身份.所以罗大经说"秦国以客兴6_,所言极是.另外,申不害辅佐韩昭侯"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淳于髡建议齐威王赏即墨大夫,烹阿大夫,"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邹忌又助齐威王"谨修法律而督奸吏",使齐国一度振兴;乐毅,邹衍,居辛等人,辅佐?13?潍坊学院2006年5月燕昭王"与百姓同其苦'等等,都是宾客出仕,出谋献策,富国强兵的实例.汉朝幅员辽阔,国祚长久,自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众多的官员显然需

7、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考汉代选官,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其办法:一是,"察举",即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到中央任官.察举分"常举"与"特举"两种.常举,即朝廷设定一些科目,各有标准和员额,每年举荐一次,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特举,即不定期地设立一些科目,如"贤良方正"等,由某些官吏推荐.据《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仪》记,汉代取人设定的科目有"四科":"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一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日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众所周知,察举诸科目中,孝

8、廉之举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秀才,明经,明法,武勇,贤良等不同名目.西汉时岁举孝廉约206人,至东汉永元年间实行按郡国人口率察举的新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