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开题报告】

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开题报告】

ID:42072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31

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开题报告】_第1页
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开题报告】_第2页
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开题报告】_第3页
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开题报告】_第4页
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农业资源与环境舟山渔场的海洋环境概况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对海洋环境的研究动态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生物和矿产,用不尽的潮汐能源,激励着类人开发和研究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海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不仅是地球的重要储热库而且是全球热量传递和再分配的基本渠道,人类为了分析和预测地球的气候变化,必须认识海洋并且揭示海洋与陆地、大气之间的关系,在诸多的研究领域中海洋气象资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鱼类为主的海洋水产资源变化与气象、海况要素(气温、水温、气压、降水、盐度、风向、风力、流水、

2、日照等气候状的变化息息相关。不同品种的水产资源如鱼、虾、蟹、贝、藻类对水温、盐度等气象、海况要素的要求不同,就是同一种鱼类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温、盐度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当气象、海况要素变化时,也引起以鱼类为主的水产资源的变化。就鱼类来说,一般在自然的天气、海况要素正常相关作用下,导致鱼类集群进行索饵越冬、产卵徊游、南北移动、内外移动形成各种渔场。不同的鱼类受不同水系、水温、盐度、涌升流、涡动流、海洋峰的消长变化影响,形成渔场旺发、转移的变化规律。2005年4月3-9日,由“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主持,在巴西伊瓜苏(FozdoIguacu)召开了第七届国

3、际水文科学大会,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水文学者、青年科学家和部分政府官员参加了大会。此次大会主题是“面向不确定性的水的可持续性”(Freshwater:SustainabilitywithinUncertain-ty),内容广泛,涉及到水文、气象、生态、水资源以及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无资料流域水文研究。第二,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尺度研究。第三,生态水文学。第四,水文模型及资料获取、参数识别。第五,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等几个方面。关于气候研究,世界上最大的项目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这个项目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气候预报的程度,确定人类活

4、动对气候影响的程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水文科学发展较快且十分活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UN-ESCD一IHP),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和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实施了一系列国际水科学计划,如国际水文十年(IHD),国际水文计划(IH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能量和水循环试验项目(GEWEX),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组织各国参加国际水文十年(IHP,1965-1974)的国际水文学术活动,主要研究工作在于全球水文基本资料收集和水量平衡研究。从197

5、5年起继续执行国际水文计划(IHP),将1975-1995年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着重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二阶段着重于把研究领域扩大到各个特定的地理、气候区域,并向着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水问题方向发展;第三阶段定名为“为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管理水资源的水文学和科学基础”除继续把水文科学作为重点外,把计划内容扩大到合理管理水资源;第四阶段研究计划重点是大气-土壤-植被之间的水循环关系,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水文过程的影响。目前还在进行的IHP第五阶段(1996-2001)主题是“脆弱环境中的水文水资源开发”。相对以前的四个阶段,它更加突出了通过

6、水文科学的基础和知识支持可持续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计划的核心内容有:水文过程中的尺度问题的作用,环境的脆弱性,水资源的综合集成管理,科学的教育训练与传播。在我国近年来,水文部门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治水需要,在做好防汛抗旱水文信息服务的同时,围绕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等做了大量工作,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靠支撑。这其中,水文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些领域,如洪水预报技术、暴雨洪水分析和水文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还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我们也看到,当前我国水文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和水利发展的要求,主要

7、表现在:水文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水文预测预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未能完全认识和掌握流域水文、泥沙、水资源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水文工作的技术含量总体上还需加强等。1992年,国家海洋局成立了“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各分局也相应成立了本单位的质管小组,标志着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多年以来,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一直得以有效运作,组织实施了从现场调查、站位布设(制订监测计划)、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到实验室分析(包括样品处理、方法选择、仪器校准等)、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海洋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组织完成了国

8、家海洋局4个监测中心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