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运安全管理制度

保运安全管理制度

ID:42074604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7

保运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保运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保运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保运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保运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运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全作业管理规定一、检修作业前,按公司规定办理相关作业证,工作结束后按时销票。二、规范作业,保证作业安全措施的规范落实:(一)、气瓶的重点管理1、现场检查气瓶制造钢印、检验钢印是否清晰、有效,是否在检验周期内。2、气瓶储存仓库和储存间是否有专人管理,并设置标志。现场检查储存仓库或储存间是否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不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3、严禁可燃性介质气瓶和氧化性介质气瓶混放。4、乙块等气瓶使用、储存时应固定牢固,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气瓶颜色、色环数量是否符合要求,乙烘气瓶是否有大红“乙烘不可近火”安全标识。气瓶压力

2、表、阀门、减压阀完好、无损。5、气瓶是否佩带瓶帽(有防护罩的除外)、佩带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严禁使用瓶体腐蚀、损坏严禁,严禁使用表面鼓包、膨胀或弯曲。6、现场检查气瓶是否装设专用、有效的回火防止器(乙烘气瓶)。7、使用前对气体输送线路进行测漏,严禁在泄漏的情况下使用。8、气瓶严禁敲击、碰撞,严禁在瓶体上引弧,严禁气瓶放置在电绝缘体上使用•乙烘气瓶距离氧气瓶大于等于5米,距离火源大于等于10米。(二)、作业各类安全管理:(1)、动火作业安全要求:1、电焊回路线应连接在焊件上,一次线及二次线绝缘必须完好,且不得穿过下水井

3、或与其它设备搭接。2、电焊机外壳接地,交流电焊机二次侧有可靠接地(接零)措施。3、电焊把线、回路线不得与气焊的氧气胶管、乙块气胶管混合捆绑。4、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烘气瓶相距不小于5m,距施焊点不小于10m;并在10m以内禁止堆放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乙块气瓶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不得卧放,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5、气、电焊混合作业的场地,要防止氧气瓶带电,如地面为铁板,要垫木板或胶垫加以绝缘。6、用火作业前气体检测时间距用火时间不应超过30min;遇有5级(含5级)以上大风禁止室外用火。7、作业中出

4、现不符合许可要求情况和危险行为时,任何人都能够终止作业。(2)、高处作业安全要求:1、存在6级(含6级)以上大风,易燃、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泄漏15米范围内,触电等环境时,禁止室外、空间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防护措施、通讯联络等。3、高处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绳及防坠器等,作业点按要求设置安全网,安全带要高挂低用,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防止磨损或断裂。4、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应经专业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并挂合格标志,跳板两端应捆绑牢固。5、作业场所有可能坠落、滑动、滚

5、动工具、材料及其它物品有撤除、固定等防坠措施;高处作业所使用的工器具、小型零部件等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持物。6、作业现场不许投掷工具、材料及其他物品情况。7、雨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并及时清除水、冰、霜、雪等。8、在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可能排放的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点的有毒物浓度应在允许浓度范围内,同时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和防泄漏的安全措施。9、不得在不坚固的结构(如彩钢板屋顶、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等)上进行高处作业,确需在上面作业时釆取固定脚手架、安全绳、生产命线等安全措施。1

6、0、高处作业与其他作业交叉或高处上下作业时,规定作业人员的上下路线,采可靠的隔离措施。11、作业点下方设安全警戒区,有明显警戒标志。12、高处作业时,使用直梯、拆梯、软梯符合相应规范要求,使用时梯脚坚实,挂靠牢固,较链符合规范要求,拉撑可靠等。13、作业中出现不符合许可要求情况和危险时,立即终止作业,撤离高处作业人员。14、高处作业完工后,作业现场清理干净,作业用的工具、拆卸物件及余料和废料不留在高处。15、作业涉及材料、人员、作业规范和程序、环境等变更超出作业许可规定或作业结束吋应关闭作业许可,再次作业时重新办理许可。

7、(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1、在受限空间作业是要进行风险危害辨识,制定了安全隔离方案和安全作业方案。2、与受限作业空间相连的管道、设备、设施、通道等进行了盲板、断开、阻断等的隔离措施;对受限空间进行了吹扫、蒸煮、置换、排液、排渣等措施的处理,确保作业环境安全。3、缺氧、有毒、防爆、防氧化等不能采取通风或受限环境不易通风换气的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应配备空吸、软管面具等长管式、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而具作业。4、受限空间作业前应30min内进行氧含量、有毒有害、可燃及粉尘等的分析,30min后仍未开始作业,进行

8、重新进行检测。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作业中至少每4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进行连续监测频率;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5、作业前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拟定紧急情况的逃生路线和方法、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急救设备及灭火器材、医疗救护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