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四)

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四)

ID:42077577

大小:1.45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四)_第1页
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四)_第2页
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四)_第3页
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四)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四)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体现人文关怀的主张是A.“兼爱、非攻”B.因材施教C.“仁”者爱人D.有教无类2.右图传递的信息是秦A.统一车辆形制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D.统一文字3.中华民族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学习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   B

2、.鉴真东渡  C.遣唐使来华  D.郑和下西洋4.某剧组在拍摄电视剧《郑成功》时,为郑成功布置书房场景的道具中,不应该出现的是A.墙壁上挂着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B.书架上摆着司马迁的《史记》C.中堂悬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案头摆放一尊景德镇的瓷器5.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不识干戈。”这最能说明澶渊之盟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B.促使了宋辽人口急剧增长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D.维持了宋辽间长久的和平关系6.“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

3、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7.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8.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

4、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是A.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B.谈判结果都对国家、民族有利C.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D.都与抗日有关9.据你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A.北洋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1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创斯大林模式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12.历史探究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实地考察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巴黎和会的相关历史,你首选考察地点应当是A.白宫B.凡尔赛宫C.日内瓦万国宫D.冬宫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10分

6、,第14题8分,第15题8分,共26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43页材料二: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摘自辽宁一位普通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材料三:“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

7、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材料四:2010年五一节前夕,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待遇和工作条件,让劳动者体面劳动。而在此之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过,“让老百姓更有尊严地活着”。(1)材料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著名改革对劳动者(农民)的尊重?(1分)这一时期,包含这一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变法使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进步性变化?(1分)(2)根据材料二,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这对我国当时的工农业生产产生了

8、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为什么这一政策会使“个人集体都能富”?(1分)(4)材料四中共和国领导人如此说,展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劳动者的什么态度?(1分)(5)综合材料二三四,党不断调整和完善关于劳动者的政策,说明了什么?(1分)14.(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二:17—18世纪,西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