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

ID:42077713

大小:1.6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7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1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2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3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4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一.学习目标1.根据《中考说明》找出错题的对应的分项细目,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2.针对试题典型的错误分析,找出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明确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二.基础典型试题错误率较高: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酒杯在镜中成像A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DB平面镜中形成小狗的像景物逆光形成“剪影”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8.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导体的电阻越大,

2、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高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看不见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B.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C.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D.磁体具有磁性,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17.近视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为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24.(3)请标出图16中通电螺线管附近小磁针的N、S极。2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

3、线处。(1)如图22所示,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现象可说明_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题号2815172427典型的错误分析: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明确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三.基础题试卷分析表格四.基础典型试题的变式训练: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陶罐在镜中成像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发生色散图1CA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B2.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的

4、B.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D.电磁铁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3.下列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B.没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为零C.规定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D.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4.老花镜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为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5.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利用的方式使物体能增加。6.在图16中,根据电源正、负极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附近小磁针上的N、S极

5、。0cm5010090807060403020107.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5所示。(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

6、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____的____像。我们首先看一下第一道难题,单选第12题。它是考察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的差和浮力的变化量的关系。这道题首先利用底面积,投球前液体深度相等,以及密度的关系,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再利用液体压力公式算出压力的关系,发现液体压力甲小于乙。那么由于投球以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我们用变化量的思想去考虑,液体对容器底部的

7、压力变化量甲大于乙,那么对于规则的容器来说,液体对于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就是浮力。   那么在多选题里,这次考试同学们答完多选题,觉得心里很没有底,看着这些选项又像对的,又像不对的,对于这次多选题的选项来说,对于同学们的知识点,概念的深度考察比较多,有一点概念的模糊都是很难选对的,所以很多同学出现了漏选、错选。  我们先看第14题,第14题应该选择BCD,很多同学认为它在下落的过程当中,排球所受重力越来越快,他不知道如何判断了,他不知道考察的是什么,实际上他想考察的是力和运动的关系,只不过没有直接问,而是通过功率F×

8、V,这个力不变,让你判断速度如何变化。  第一个选项是对功的两个因素考察。  第二个选项是重力势能的影响,这都是比较容易的。  第三个受力分析以及功力的应用还是易错的。  我们再来看第16题,第16题也是考察了基本概念。那么对于A选项错选的比较多,很多人认为A选项是对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就是不变啊,他忘记了重力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匀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