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

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

ID:42079862

大小:26.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_第1页
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_第2页
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_第3页
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_第4页
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近年来俄罗斯的理论界,在反思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关系,得出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学术背景的不同,俄罗斯的理论界出现了不同的理论研究旨趣,概括起来,他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一、马克思主义是否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当代的一部分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苏东剧变后,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还是具有乌托邦性质的社会空想?这部分学者被人们称之为“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其中T.M•奥伊泽尔曼是这一学派的杰出代表,2003年奥伊泽尔曼出版了著名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乌

2、托邦主义》,他在这部书中得出马克思主义包含空想社会主义因素的重要观点,引发俄罗斯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奥伊泽尔曼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构想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前景时,事实上他们的某些思想,并没有完全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窠臼。奥伊泽尔曼尤其指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资本主义崩溃已经日益临近的信念当中,同样有乌托邦主义的性质”。[1](P.2)奥伊泽尔曼指出,正像恩格斯认为“乌托邦主义者之所以成为乌托邦主义者,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那样,马克思、恩格斯同样也生活在资本主义纶产刚刚起步,资本主义尚未获得充分发展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忽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潜力,

3、过早地预估了资本主义的灭亡。需要指出的是,奥伊泽尔曼仅仅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某些思想包含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内容,但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完全等同于空想社会主义,实际上奥伊泽尔曼总体上承认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理论。二、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种人道主义苏东剧变后,一部分俄罗斯学者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既反对右翼学者指责马克思主义是“暴力”“恐怖”“流血”的学说的观点,又反对僵化、教条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他们普遍认为,人道主义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应有含义,他们把马克思描绘成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形象。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有:A.B.布兹加林、B.M.梅茹耶夫、B.H.舍甫

4、琴柯、B.斯拉文、r.A.巴加图利亚,等等。其中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教授布兹加林应该是这些学者中的典型代表,布兹加林把这一类学者称之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非常重视马克思的早期作品一一《18M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他们以《18M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并由此判定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性质。“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马克思通过“异化”与“异化扬弃”的观点,把共产主义描述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他们认为马克思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人性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的观点,所以“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布兹

5、加林就是依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的思想,展开了他的三大批判理论,即批判苏联社会制度、批判当代俄罗斯社会、批判全球资本主义。正是布兹加林等人辛勤的理论探索,使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当代的俄罗斯出现了新的气象。三、怎样理解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止苏东的剧变,苏联共产党的解散,不能不让人想起20世纪初,列宁主义与修正主义的论战,因为正是论战中列宁主义的胜利,才使俄罗斯走上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2005年,奥伊泽尔曼出版了另一部力作《为修正主义辩护》,这部书奥伊泽尔曼?楸涣心?斥责为“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最大敌人”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进行了当代的辩护。奥伊泽尔曼在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

6、僵化的意义上,反对使用“修正主义”一词。奥伊泽尔曼认为,修正是科学研究的正常现象和基本方法。理论避免走向教条,就必须依据实践的检验而不断修正。奥伊泽尔曼认为,20世纪初,伯恩施坦根据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出修正马克思有关生产资料社会化的观点;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的观点;“资本主义日益临近崩溃”的观点,这个无疑是正确的。伯恩施坦明确反对当时人们普遍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论,奥伊泽尔曼指出,伯恩施坦的这些论点与马克思的观点并不矛盾。因为虽然早期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过暴力革命理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七八十年代多次指出,在发达的民主国家,由资木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以和平的、非暴力的

7、途径是可能的。可见,奥伊泽尔曼主要的肯定了伯恩施坦观点的合理性,他说“不能不承认,我们耽误了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正确评价”o[2](P.4)四、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有直接的联系。这其实主要包括这样两个问题:列宁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2007年,当代俄罗斯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梅茹耶夫出版《反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一书。比较全面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列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