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2085849

大小:223.5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07

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1.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

2、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簡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0.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3.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屮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4.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I'可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3、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屮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1.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的内外店铺林立C.〃市〃门按时开关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2.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槪(亦可作餅),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

4、鸭,园履千畦姜。”这反映出当时()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B.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3.〃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4.明中后期,租仙关系已普遍采収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

5、渡,获得了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经济商品化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C.封建地租货币化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10•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來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11.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12.唐宋时期,

6、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13.明清吋期,屮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1.有学者认为,18世纪屮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屮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屮国()A.

7、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1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Z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并进行投资

8、。这说明()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D.经济全球化形成14.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屮的屮国人形象。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插画「中中国人的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