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

ID:42091539

大小:103.8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7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届高三娄底市五校10月份联考历史试题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笫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11要求的。1.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Z税及皐帝的生活供应。由此町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为皐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

2、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F1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D.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3.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嘉靖四十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廉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匠籍的这些变化()A.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牛•提供了条件B.根木原因是工匠的反抗斗争C.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走向衰落0.说明了民营

3、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4.白寿彝《中国通史》描述:“南宋都城临安府'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尤盛,扑卖奇巧器111L百色物件,与FI间无异这本质上说明了()A.坊市制度犹存B.市民生活富足C.城市经济繁荣D.社会政治清明5.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酋欧和屮国》中指岀:“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來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捉们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D.封建伦理

4、道德得到强化1.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的出现标志著()A.重农抑商政策血临着重大的转型B.海上丝绸Z路较以前有重大发展C.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D.朝贡贸易渐为民间海外贸易取代2.“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人原则”(摘白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壯界》)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宋明理学()A.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C.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D.弘扬倫家思想的精神3.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

5、篇,后來孔子十収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卞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B.背离了传统的倫家思想观念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4.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Z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1=1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邦联体制的松散性B.政治家对古代雅典民主的反思C.多数政治领袖出身于贵族D.政治家反対主权

6、在民思想5.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対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对“权威的根基”合理的理解是()A.I口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B.成年男子独享公民资格C.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十将军委员会独裁统治6.古罗马的法律谚语:“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倶来的木性。”这一法律谚语主要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遵循()A.证据法则B.民主法则C.程序法则D.自然法则7.“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

7、。反対真理的和対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怛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屮“他”主张的是()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教冇使人认识美徳C.人非达到冃的的工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1."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和1689年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都可以看作是理性精神在政治生活中的典型体现,山此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和宗教宽容氛围结朿了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來国内的各种政治冲突和宗教冲突,使得英国在政治妥协和宗教宽容的基础上迅速地走上'口不落诣国’的辉煌道路。”材料主要强调了在英国走向强

8、大的道路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