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设计与制作圆锥曲线

课件设计与制作圆锥曲线

ID:42091673

大小:11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7

课件设计与制作圆锥曲线_第1页
课件设计与制作圆锥曲线_第2页
课件设计与制作圆锥曲线_第3页
课件设计与制作圆锥曲线_第4页
课件设计与制作圆锥曲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件设计与制作圆锥曲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课件设计与制作第一类课件:圆锥曲线的形成选题: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四种曲线可以看作不同的平面截圆锥面所得到的截线,故它们统称为圆锥曲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很难用实物教具演示圆锥曲线的形成过程。在学习Z初,学生很难对圆锥曲线的形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现利用儿何画板模拟不同的平而截圆锥而的过程,动态演示不同圆锥曲线及截而的形成,为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学习作引入。这样设计使学生对抽象的圆锥曲线概念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更便于学生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意义。原理:圆锥面被一平面所截所得的曲线形有: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

2、制作过程:圆锥曲线的构造1.构造能够控制截面作移动和倾斜变化的示意图1作小椭圆:利用同心圆法作椭圆,椭圆的长半轴为0A,短半轴为0B;(1)过0作0A的垂线,在垂线的上方任取一点H,作线段H0并隐藏垂线。用线段连接AH,分别在线段H0和AH上任取点C和点D,连接CD;(2)作截面:以点C为圆心,以小线段I•为半径作圆。在上半圆上任取一点E,隐藏小圆。依次选定点E和点C并标记为向量,把点C按标记向量平移得到点E,,再依次选定点C和点D并标记为向量,把点E和・按标记向量平移得到点F和V。同时选定点E、F、V和U,用线段和连

3、得截面EFLEz,并涂上浅黄色,如图1所示:<图1><图2>注意:利用示意图控制截面作移动和倾斜变化:1)拖动点A或点B,可以改变椭圆的大小;2)拖动点C或点D,可以使截HHEF"E,上下移动或上下倾斜;3)拖动点E,可以使截面左右倾斜或翻转。2・构造圆锥面被截面所截形成圆锥截面曲线的过程(1)做大椭圆:利用同心圆法作椭圆,椭圆的长半轴0,A,=2

4、0A

5、,短半轴VBz=2

6、0B

7、,椭圆屮心为0’;(2)作圆截面:依次选定点0和点H并标记为向量,把点(V按标记向量平移两次得点『,使LH,=2

8、0H

9、o在椭圆上任取一点P

10、,用线段连接(TP依次选定点P和点H'并标记为向量,把点H'按标记向量平移得点P',用线段连接PP'和AfIIf;作圆作而P'轨迹,同时选定点P和点P‘,执行〈作图/轨迹〉选项,求得一个与圆椭关于A对称的椭圆;PP'轨迹,再同时选定线段PP'和点P,执行〈作图/轨迹〉选项,作出圆锥,并用浅颜色表示。(3)作截血:依次选定点0和C并标记为向量,把点0’按标记向量平移两次得点L,使0,L=2

11、0C

12、。迫L作平行于CD的直线a交H‘£于点沪。在苴线a上任取一点M,选走点M和L并标记为向量,把点L按标记向量平移得点M'。过点M

13、作EE'平彳亍线d,在d上任取一点N,选定点N和M并标记为向量,使点M按标记向量平移得点V。依次选定点M和*并标记为向量,使点N,W按标记向量平移得点Q和V。隐藏直线d,用线段连接N、W、Q,、Q得截面NNZQzQ,并涂上浅黄色。(4)作圆锥曲线:先求作截血NN'Q,Q与棱『P的交点G。过点IT作0’£平行线交LA于0"点。分别过点0"和D,作线段(TP和FF,的平行线b和c,并交于点R。作直线RL,求得RL与PP'的交点G,即为截面与棱PP'的交点。隐藏除直线a外的所有直线。(5)求点G的轨迹,同时选定点G和点P,执

14、行〈作图/轨迹〉选项,求得截面与锥面和交的圆锥曲线。根据截面不同位置,点G的轨迹可分別形成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建立动画按钮控制截面的运动,改标签为“圆锥曲线”。用同样方法,可求得圆锥曲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彩,即过G点作A(T的垂线与P0'交于点G,,求点L的轨迹即是。(6)在控制图上选取四个特殊点,此时所成圆锥曲线为双曲线、抛物线、椭圆、圆。分别构造到这儿个点的移动按钮,并改名为“双曲线”、“抛物线”、“椭圆”、“圆”如图2所示:第二类课件圆锥曲线的画法选题:圆锥曲线的画法虽然很多种,但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1.利用圆锥

15、曲线的第二定义;2•利用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3.利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4.利用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5.利用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此部分将将详细介绍以上方法,并将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一、由第二定义岀发统一构造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原理: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Z比等于定值m的点的轨迹:当0l时,轨迹为双曲线。制作过程:1)如图(3)所示:打开一个新画板,画一条竖直的直线j(定直线)和直线外一点A(定点)。在直线j上取点C,过点A,C作直线j的垂线1,k,点B,C为垂足。

16、2)取点C,B作圆C1,交直线k于E。3)新建参数t,并标记比值,让点E以C为中心,按标记比进行缩放得V。4)取C,EY乍圆C2,取CA的中点G和点C作圆C3,交C2于F。5)用直线连接A,F交直线k于D,则AD/CD=CE/CEz=l/to6)选中C,D作轨迹,作点D关于直线1的对称点V,选中C,V作轨迹,最后隐藏不必要的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