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矿田成矿研究(xg)

铁山矿田成矿研究(xg)

ID:42103225

大小:998.6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8

铁山矿田成矿研究(xg)_第1页
铁山矿田成矿研究(xg)_第2页
铁山矿田成矿研究(xg)_第3页
铁山矿田成矿研究(xg)_第4页
铁山矿田成矿研究(xg)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山矿田成矿研究(xg)》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术论丈入门作业]湖北铁山铜-铁矿田成矿作用研究作业须知:1.提倡讨论,但要独立完成。如果发现有的作业完全一样者,皆以零分计。2.必须应用数据,包括图解及参数对比(标准参数对比、相对参数对比)。3.矿田成矿需要自画成矿模式图,否则将会大量减分。4.文末必须附有不少于5篇(本)参考文献,要符合规范。提倡到网上査阅。6.最终仙纸打印,装订成本。学校:中国地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号:姓名:单位:导师:职称:日期:[学术论丈入门作业]湖北铁山铜-铁矿田成矿作用研究姓名(中国地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430074)摘要(50—100字)关键词(4一5个)铁山矿田0引言(少于100字):铁山矿田位于武汉市

2、东南104km的黄石市铁山镇。早在三国时代就有开采,唐朝开采加速。日本入侵曾大规模掠夺。解放后,予以详细勘探,1955年开始逐渐实现了勘探、开采、选矿、加工、销售的一条龙。对矿床成因先后提出了:接触交代成因说、矿浆成因说、沉积-改造成因说。本文通过观察,重点综合前人资料,审视前人思想,提出:板块动力驱动岩浆演化-气液交代成矿。成矿于燕山期,受太平洋板块作用的新华夏体系控制。1成矿背景(含区域及矿田,200—300字)1.1地质背景1.1.1大地构造位置该矿田位于扬子板块与秦岭造山带下扬子褶断系的交接部位,与新华夏构造系第二沉降带(东北一江汉盆地)的交叉区域(图)o1.1.2地层、岩浆岩下扬

3、子区域及铁山矿田出露地层自老而新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大隆组硅质层;下三叠统大冶组碳酸盐岩岩系。成矿与大冶组碳酸盐岩岩系直接相关。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为下三叠统大冶群灰岩、白云质灰岩和含泥质条带灰岩。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由于接触热变质作用,变为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局部变为条带状夕卡岩化大理岩。铁山侵入体属深源同熔型中酸性岩类,自岩体中心向边缘,岩相分带明显,依次为花岗闪长岩、正长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全岩K-Ar同位素年龄为165-138Mao矿区内的岩体属边缘相,主为石英闪t岩,在部分矿段还有黑云母辉石闪t岩。近矿石英闪氏岩的钠(钾)氏石化现象十分普遍,局部有石榴石、方柱石、透辉石

4、和绿帘石化。1.1.3构造本区域印支期形成了淮阳山字型。燕山期新华夏体系叠加-改造控岩-成矿。与成矿有关的构造是一系列北西西-南东东向的挤压构造带,褶皱和断裂发育。铁山岩体就是沿着次级褶皱构造一铁山背斜北翼断裂带侵入的。岩体南缘与大理岩的接触控制着矿体的产出。应fED3E341硼5可7图1长江中下游区域构造纲要I■下白垩统一上侏罗系;2•中三叠统一震旦系;3•中元古界;4■下一中元古界;5•上太古界一上元古界;6■幔隆中心区;7■幔陷中心区1.2时代背景(列同岩体位素年龄,述地质年代)2•矿化(床)特征(200—300字)2.1含矿岩系及矿床分布铁山矿田自北西向南东分布有6大矿床(体)。铁

5、山矿床共由6个大矿体组成,自东向西依次为尖山、狮子山、象鼻山、尖林山、龙洞和铁门坎。各矿体均产于闪长岩与大理岩或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连绵全长5km(图1)。矿体形态多呈透镜状,形态变化较大(图1、2、3)o6个矿体除龙洞矿体向南倾斜和尖林山矿体呈隐伏平卧状外,其他都向北北东倾斜。单个矿体长360-920m,倾斜延深100-550m不等。厚10-80m,局部可达180moJyJ陷带丿3入p®I】帶i5匚刁19Ti箱°入几r.zrni日5包p因门里山QT]?②6因—也3河;•EdS8国!:曰】6三>图2鄂东南地区地质构造简图1■中侏罗统;2■下侏罗统;3■上三叠统;4■下三叠统;5■石炭一二

6、叠系;6■震口系;7•元古宇;&新华夏压扭性断裂;9-山字型压扭性断裂;10-山字型倾伏背斜;11-山字型翘起向斜;12-推测山字型倾伏背斜;13-推测山字型翘起向斜;14-东西向倾伏背斜;15-东西向翘起向斜;16-东西向斥性断裂;17-燕山早期闪长岩;18-燕山晚期闪长岩:19-隆起和凹陷界线;20-地质界线2.2矿体地质2.2.1矿体特征(1)形态分类;(2)简述各类矿体:形状、产状、规模、分布(产出部位)。!QhEZbEZb应]5!丁,州6FTd7]?[tT]8莎订gglhelbopE]]rT~h2F?FT!3门刁nfTTji'豚j;E屈如7匚可恪匚刁19二”120

7、//)21图3

8、湖北铁山矿田地质简图(引自高广立等《矿床学实践指导》,2005)1.第四系;2・第七段具花班构造的大理岩第六段大殘岩夹少童白云质大理岩;4・第五段大浬岩常具细齿状狂合线}5.笫四段大理岩含用岩石香肠斯块。6.第三段石栢石一透辉石大包岩)7.第二段夹角岩条帶大理岩!8.第一段页岩夹泥灰岩冇时用岩化;9.中细粒含石英闪氏岩.10.风云毋透辉石闪丘岩;】】.CT.R岩.12.煌斑岩体

9、13钠丘岩脉;14.花岗斑岩脉»15.矽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