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平衡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平衡

ID:42109947

大小:376.3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7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平衡_第1页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平衡_第2页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平衡_第3页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平衡_第4页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平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平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二轮专题复习1、物体的平衡一、静平衡1.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作用在物体A上后,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不受摩擦力作用B、A不受摩擦力作用C、C受各个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A、B、C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零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0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二如tan0B.F=mgtan。D.FN=mgtan93、如图所示,

2、物块/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a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A.1/2B.V2/2C.73/2D.V5/24、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一个方向不变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当这个力从零逐渐增大,在木箱离开地面前,它受到的摩擦力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逐渐增大,后又减小D.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大5、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如和加2的小球

3、。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如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a=90°,质量为加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细线的拉力大小为T,质量为加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N,则()a.e#乌gV2B.T=(m2~—C.N二〃理D.N=(m2-)g6、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nil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所示,已知ml>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0.有摩擦力作用,但

4、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D.没有摩擦力的作用7、物体〃放在物体弭上,A.〃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两物体恰能沿固定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A.M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M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A.0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彳、〃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弭、〃表面的性质8>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B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加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M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B.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Fco

5、sOC・地面对M的支持力为(M+加)gD.物体加对M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9、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球B放在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物体A与坚r直墙之间,恰好匀速下滑,已知物体A的重力是B重力的6倍,不计/球跟斜面和墙之间的摩擦,问: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A是多少?•厶二、动态平衡10、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壁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P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6、B・M始终减小,2始终减小C.N

7、先增大后减小,N?始终减小D.M先增大后减小,N?先减小后增大A.F>區B.F=应C.F

8、为F2,则F1与F2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为()11、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用轻绳悬挂在B点,另一条轻绳一端系重物C,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点,若改变B点位置使滑轮位置发生移动,但使A段绳子始终保持水平,则可以判断悬点B所受拉力F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若B向左移,侪将增大B.若B向右移,Ft将增大A.无论B向左、向右移,Ft都保持不变D.无论B向左、向右移,Ft都减小12、如图所示,4、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加a和加b,且加a〉〃?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

9、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何变化?()A.物体/的高度升高,〃角变大B.物体/的高度降低,"角变小C.物体力的高度升高,〃角不变D.物体力的高度不变,〃角变小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均为加,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Q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在此过程屮()A./、3两球间的弹力逐渐增大B.3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