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考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题

ID:42110644

大小:362.2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7

高一地理期末考题_第1页
高一地理期末考题_第2页
高一地理期末考题_第3页
高一地理期末考题_第4页
高一地理期末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期末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7级高中班A.—年有一次阳光直射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3•当太阳直射北冋归线吋,A.赤道上昼夜平分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B.过境后天气转晴D.过境后温度上升地下水D.海洋水A.湖泊水B.冰川水C.地下水D.河流水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2•某地位于东经113°46北纬22°27该地()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D.春

2、分、秋分时受阳光直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D•南极圈内岀现极昼现象4.10刀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5•北京时间2008年8月8口20时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6届奥运会,这时雅典(东二区)是()A.8刀802时B.8刀8日8时C.8月8日12时D.8刀8日14时6.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C.光球、色球、口冕D.口冕、色球、光球7.冬半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是(

3、)A.台风B.寒潮C.旱灾D.暴雨8.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獗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此景观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9•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C.过境后气压升高10.地球上水的主体是()A.湖泊水B.冰川水C.1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12.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A.地转偏向力B.盛行风13.秘鲁渔场形成的条件是(A.水温高B.有上升流14.海水

4、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是A.使温差变小)C.陆地形状D.摩擦力)C.(B.使温差变大寒、暖流交汇D.淡水河流注入)C.使气温升高D.使降水减少15.我国华山的成因是()A.向斜山B.背斜山C.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A.断层上升B.褶皱隆起断块山D.火山)C.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17.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A.南北两极B.极圈内C.赤道D.冋归线附近18.广东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A.热带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19.夏天使,城市比农村更加酷热,原因是()A.集聚效应B.阳伞效应C.热岛效应D.雨岛效应20.长江三角洲地区与

5、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网密布B.矿产资源丰富C.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D.气象灾害频繁2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A.流水搬运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2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A.风力B.流水C.冰川D.太阳辐射23.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A.岩层向上拱起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C.在地形上为山峰和山岭D.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2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下降B.—月份0°C等温线向秦岭一淮河以北移动

6、C.台湾岛的面积增大D.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25.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荒漠的更替,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22.下列地理现彖,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一亚热带一温带的森林景观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岀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一荒漠景观22.下面水循环的环节中,人类活动能影响最大的是()A.海水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降水23.三角

7、洲一般形成于()A.山麓地带B.滨海地带C.河源地带D.河流的入海口29•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30.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二、综合题31•读图回答。(6分)(1)图中自A、B至C经过不同的自然带,这种分布反映了自然带的地域差异规律,这种变化规律主要是以为基础的。(2)图中自C、D直至向东到亚欧大陆的内部,植被应呈现变化,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o(3)地中海处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3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图中A是气团。此图为锋示意图(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气压最高的是地,属于阴雨

8、天气的是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