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教学中出现1

针对教学中出现1

ID:42120175

大小:8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8

针对教学中出现1_第1页
针对教学中出现1_第2页
针对教学中出现1_第3页
针对教学中出现1_第4页
针对教学中出现1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对教学中出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释疑解惑马村一中王晓军1.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结合起来?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应从两个方而入手:(1)首先让学生明确屮国梦和个人梦各指什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木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个人梦:是个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2)其次,要实现学生“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结合,必须让学生弄清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①国家需要梦想,梦想凝聚民族力量。

2、中国梦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精神动力,是总的力量。个人也需要梦想,梦想引领人生航船。让学生懂得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基本力量单元,中国梦与个人梦是总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②从梦的归属上讲,中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让学生知道也属于每个学牛。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木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乂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③从实现上看,中国梦是实现个人梦的基本前提,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心屮梦想的总汇,(也就是说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只有实现中国梦,个人梦才能实现,才能牢固、可靠;个人梦是实现

3、中国梦的基础,只有每个人都为自己心中的中国梦而奋斗,汇聚成中国梦长河,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如果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的梦而不顾总体中国梦的实现,自私自利,那么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也不会实现,就算实现也是不牢固不长久的;只讲屮国梦,放弃个人梦,那么中国梦也不可能实现,因为中国梦是靠每个人民去努力去奋斗才能实现的,中国梦最终都是由人民去创造去实现的,离开个人梦讲中国梦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有中国梦实现了,国家才会强盛,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也只有我们每个人都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国家才会愈加强盛,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安稳,所以说,中国梦与个人梦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引导

4、学生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才会自觉地讲个人梦想和中国梦自觉结合起来。2、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二框“享受学习”,学习中有苦也有乐,面对学习中的困扰和对初中生活的不适应,如何引导学生解决?〈一〉学生学习中有苦也有乐,而对学习中的困扰,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呢?我想要解决学生学习屮的困扰,首先要从学生产生困扰的原因入手,然后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困扰的办法。(1)首先帮助学牛弄清学习中产牛困扰的原因。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各方存在较大差异,学习中产生困扰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女山家庭原因、学生个人原因,学校原因(教师授课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等)、课程原因等。如家庭原因:父母对孩子管

5、教不严;或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边学边玩,造成成绩差,由于成绩差,总是处在失败的阴影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很少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再如学生个人原因:心理上的原因,个人得失心太重,所以总担心自己会落后;由于男女学生在生理上各有优势和劣势,男生善于理性思维,女生善于记忆,所以造成男生喜欢理科,女生喜欢文科,这也造成男女生对某些学科厌学;有些学牛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方式单一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困扰。(2)其次,针对学生产生困扰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帮助学生走出困扰。如针对家庭原因产生的困扰:教师可以采取家校结合,让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管教,父

6、母、教师共同配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慢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版主学生走出学习屮的困扰。总之,针对产生困扰的不同原因,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二>针对初中牛活不适应,如何引导学牛解决呢?帮助学生弄清不适应初中生活的原因,让后引导学生找到具体对策。如:(1)有些学生没有告别依赖,走向自立,造成对初中生活的不适应,学校教师要及时联系家长,让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起自立的生活能力。(2)有些学生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思品课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小学与屮学的不同,女口:中学课程多,学习内容多了,任务重了,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科学

7、学习,学会学习等,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渐渐适应中学生活。3・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题“认识自己”,面对“学习差又爱捣乱”的学生,怎样评价才能既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又能起到正向引导作用?教师面对“学习差乂爱捣乱”的学生,怎样评价才能既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又能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呢?我想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认识自我”这一框题知识去解决,还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努力寻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正确公正地评价学生。(1)运用“认识自我”这一框题的知识去解决,具体做法如下:做法一:教师可以让“学习差乂爱捣乱”的学生就自己的学习和遵守纪律情况做一个自我评价(评价时可以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