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42124074

大小:5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8

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亚克力成型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提出的理由面对企业发展条件、发展环境的变化,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面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效率下降、核心技术缺乏、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我们的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o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亚克力成型设备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蚌埠某某科技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蚌埠某某工业园,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

2、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二)项目建设地概况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多,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

3、京福高铁的交汇点。蚌埠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蚌埠某某工业园建设,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7558.77平方米(折合约56.31亩),净用地面积37558.77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6.31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亚克力成型设备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

4、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亚克力成型设备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7.47%,建筑容积率1.0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1%,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5.10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

5、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

6、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六是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兴产业之所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主要在于其掌握的核

7、心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由于资源能耗较低且带动系数大,往往在其发展的同时又能带动一批传统产业兴起,因此,具有较强的辐射效应。而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三)经济新常态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8、“求生态”“盼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群众生活质量,甚至影响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的民生需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7558.7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9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