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

ID:42135552

大小:61.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08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_第1页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_第2页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_第3页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_第4页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lzszgfljm@sina.com高考易出题型: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作用题的命题表达方式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3、审美鉴赏性试题,即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评论,提出看法。第二类题型(作用题):1、2008全国高考卷I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2007年高考全国卷I第16题:“文章第五段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这样写”指的是什么,“好处”又如何评定呢?所谓“这样写”是就表达技巧而言的,而“好处”是就技巧所产生或达到的效果而言的。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描写手法:动作、心理、肖像、语言,正面、侧面,白描、工笔等)、叙议结合、白描细描。叙述人称的变换和选择;叙事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描写的特点及作用2、表现手法:想象、

3、联想、类比、悬念、象征、渲染、烘托、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点面结合、动静结合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材料是否典型、生动、真实、新颖;以小见大;选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来表现主题。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照应、衔接。5、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对偶。(三)设题角度1、在表达方式方面设题2、从选材组材方面设题3、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题4、从结构安排方面设题5、在语言运用方面设题答题程序一、如果考题在表达方式方面设题,则可能从以下几方面设计问点:1、考叙述人称的选

4、择。如2005年湖北卷第20题,2006年辽宁卷第20题都考察了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①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②第二人称: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③第三人称: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切感。2、考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序插序手

5、法的运用及作用)。(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3、考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如2006年湖北卷第16题考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2006年安徽卷第17题考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好处。白描手法:能使文章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见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具有真实性,能够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和增强艺术感染力。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

6、,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 1)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2)反衬: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二、如果考题从选材组材方面设题,则主要考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1、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插入史实:①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②具有例证的作用。插入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

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2、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①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②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3、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①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②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例如在《向日葵》一文中,以"向日葵"为题目,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感悟,同时借向日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三、如果考题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题,则主要从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手法的好处,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

8、起作用等方面设计问点。1、用典。能丰厚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富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2、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3、对比:用什么与什么构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4、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