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第1讲:复习运动和力(教师版)

高二物理第1讲:复习运动和力(教师版)

ID:42144357

大小:455.9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09

高二物理第1讲:复习运动和力(教师版)_第1页
高二物理第1讲:复习运动和力(教师版)_第2页
高二物理第1讲:复习运动和力(教师版)_第3页
高二物理第1讲:复习运动和力(教师版)_第4页
高二物理第1讲:复习运动和力(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第1讲:复习运动和力(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z<4/衣习运刼和力傍t师版丿大脑体操)c^

2、h乍业完成情;处知识梳理)(一)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來维持;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二ma.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3、牛顿第三定律4、(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和解题方法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

3、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0t=v

4、.2.在连续相等的吋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As为恒量,且As=aT2.3.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T内连续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i:s2:S3:・・・:sn=l:3:5:・・・:(2门一1)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Z比为:tl:t2:t3:…:tn=1:(a/2—1):(a/3—a/2):…:(yTn—yln—l).教学重•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4、受力分析【例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5、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④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而自然界屮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①是正确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显然③不正确•由牛顿第-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所以选项②正确,④错误.答案:A【例题2】•如图甲、乙所示,图屮细线均不可

6、伸长,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突然把两水平细线剪断,求剪断瞬间小球A、B的加速度各是多少?(&角已知)甲乙图3-1-1解析:水平细线剪断瞬间拉力突变为零,图3-1-1(甲)中0A绳拉力发生突变,但是图3-1-2(乙)中0B弹簧要发生形变需要一定吋间,弹力不能突变.mgmg乙图3-1-2(1)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3-1-2(甲),剪断水平细线后,球A将做圆周运动,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4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片=mgsin&=max,/.⑷=gsin6(2)水平细线剪断瞬间,B球受重力G和弹簧弹力石不变,如图3-1-2(乙)所

7、示,则F2=mtigtan0,:.a2=gtan&答案%=gsin&a2=gtan0【例题3】.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0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0上套有小环P,0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iij忽略、不"J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1-20甲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0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图1-20甲A.N不变,T变大B.N不变,T变小C.N变大,T变大D.N变大,T

8、变小【解析】Q环的受力情况如图1—20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Tcose=mg.P环向左移动后0变小,变小.图1—20乙图1—20丙P环的受力情况如图1-20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NP=mg+Tcos0=2mg,NP与()角无关.故选项B正确.[答案]B【例题4】如图3-2-2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轻质弹簧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拴一个质量为加的小球•当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在框架对地而的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M一m)g+in)gA.Zb.mc.oD.m解析解法一:分别以框架和小球为研究

9、对象,当框架对地而的压力为零时作受力分析如图3-2-3所示对框架F=Mg对小球加g+尸=她图A2-3所以a=(M^m)g/m方向向下.解法二:以框架和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框架和小球所受的重力为(M+〃)g,框架对地的高度不变,其加速度为零,故合外力提供小球做加速运动所需的外力,对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7+m)g=ma答案:D【例题5】如图3亠4所示,质量为加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向上减速运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求人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解析:方法一:以人为研究对象,他站在减速上升的电梯上,受到竖直向下的

10、重力加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n,还受到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耳,由于物体斜向下的加速度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分量,故可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人受力如图3-1-5所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并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加速度役和竖直加速度你’,如图3亠5所示,则ax=acos&ay=asi由牛顿第二定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