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会考复习资料

高一会考复习资料

ID:42146319

大小:381.4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09

高一会考复习资料_第1页
高一会考复习资料_第2页
高一会考复习资料_第3页
高一会考复习资料_第4页
高一会考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会考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河外星系一总星系"银河系f太阳系f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3、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地球有适屮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屮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人气、生物活动

2、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照子和耀斑。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3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4、在空白图屮绘制出直射光线、偏。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

3、自转方向。夏至日冬至日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黃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春、秋分日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止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6月22口(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冋归线;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9、任夜长短变化规律:(1)夏至Fl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岀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H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

4、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oa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冋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髙度角达到一年屮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屮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

5、度角达到一年屮最大值的是赤道。§4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90°N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血。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血。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而冷热不均

6、一大气垂直运动一水平气压差异一大气水平运动(风)o在图屮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C)g()压、、、、、、、、、、、、WWW、、、、、、WWW、、、、、冷热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2气压带和风带1、在图屮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岀风带的风向。90°S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帯、极地高压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夏

7、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髙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菊北纬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別全年高温多雨热帯草原气候新北纬10°到回归线:'可受赤道低压带与信带交替控制F湿季分明,干季温少雨,湿季高温地屮海气

8、候菊北纬30°-40°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