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

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

ID:42156399

大小:38.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9

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_第1页
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_第2页
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_第3页
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_第4页
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诗意》及点评【写在前面】进入四月,江南阴雨,倒春寒明日将至,不管天气如何变化,改变不了距离高考、中考越来越近的事实。最后关头,语文复习的重头依然在作文,看范文、背例文、找素材,大部分同学已经进入战备状态了。必要的紧张当然需要,但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无论如何应对,还是不要忘记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与开心,这就是所谓的“诗意”。本季点评,我们邀请两位老师为大家点评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9年级学生的三篇同题作文《诗意》,看看老师们如何用诗意的眼睛,看待同学们笔下的诗意。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

2、作文,好作文的格调一定是一致的,正如本季点评老师所提醒的“情要真”“意要切”,要写出摇曳多姿的“生活姿态”。【原题回放】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请以“诗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请勿透露个人信息。(总分60分)——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新课结束季作文【命题印象】程老师说——“诗意”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命题。这个题目让我想起德国浪漫主义诗人

3、荷尔德林的名句:“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诗意”为题,命题者有意提醒考生:生命的姿态比生活的状态更具价值,内心的生存更值得关注和追求。“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作为导语,它在沮丧地承认眼下的生活苟且无聊的同时,还非常明确地告诫人们“诗和远方”的存在也是生活的真相。由“眼下”看到“远方”,由“苟且”看到“诗”,由此岸走向彼岸,成为人生路上的造梦者和追梦人,这才是人生的意义。要领悟其间的生存哲学,对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诗意”为何?与“诗”的关联点在哪

4、里?“苟且”为何?“劳作”算不算“苟且”?要实现价值的自我否定还需要揭开多少伪善事实的外衣和穿越多少层功利话语的屏蔽?成人中多少尚无此等智慧和勇气,青少年恐怕就更为困难。因此,个人感觉:题目的道德说教意味过于浓厚,以文艺气息取代思辨精神,以私人写作取代公民写作,不能体现中考作文命题的立场。【学生习作之一】诗意满树秋华,落地无声,诗意就在眼前。院中的梧桐开始落叶,你拄着拐杖缓慢地走进庭院。泛黄的树叶静静地落在你的肩头。在风中摇曳,却是不肯离去。你独自躺在梧桐下的竹椅上,微微闭上了眼,听着轻风和落叶的嬉闹

5、,渐渐入睡。身下的椅子摇晃着发出一声声低吟。时间从指间滑落。如水如风,不留一丝痕迹。你紧闭的双眸透视着心中的世界,却不曾窥见那身旁人的到来。她轻轻摊开手中的毛毯,小心地盖在你的身上。赶走了微风带来的那一抹凉意。那椅上的树叶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打扰,随着轻风去了别处,悄无声息。之后,她便倚着那颗梧桐看着你。虽然那一头曾乌黑的头发已成银丝,但在她眼中似乎依旧美丽。梧桐下,你和他,构成一幅富有诗意的美景"只缘一眼,白头偕老,诗意只因一眼。夕阳西下,你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便对我说,你的青春都是她几十年前的这个时

6、候吧,你们相遇了,只是因为那么一眼,她便成了你心中最美的美景。也许你们的相遇是偶然,但你却将爱变成了必然,从此以后都会做她的保护伞,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因为那一眼,产生了你们之间诗意的故事。执子之手,只你一人,诗意只因为有你。月下,你们在田间散步,我也一路跟着。望着那远去的身影,不禁湿了眼眶。金黄的落叶在风中飘转,如蝶般纷飞。你在她耳旁低语,我听不见你们的声音,但却看到她那深邃的目光在注视着你,仿佛眼中只有你一个人。说完,你便牵起她的手,相伴着走向远方。不曾感到夜幕下无尽的黑暗,只因身旁有你,这一诗意

7、的美景。六七十岁的两个人,奉献给对方自己的半生。如果时间会冲淡一切,如今的你们是否还记得月下相伴的情景;如果誓言会被遗忘,如今的你们是否还履行着白头偕老的承诺;如果人会逐渐衰老,如今的你们是否在对方眼中仍是最诗意的美景。一条路,两个人,不离不弃,便是最诗意的旅程点评——文章抓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古老诗句来写爱情的诗意,切合中国社会传统的伦理观。甫一落笔,作文便有了“作”的痕迹,“作”就是无上看,老婆婆给在院子里竹椅上休息的老爷爷盖上一层毯子,怕他着凉,然后默默地看着他。这本应该是一个叙事任务,小

8、作者却竭尽想象之能事,注重营造院子的静谧氛围,试图从风、叶、椅等事物上的“静”表现自己心中的那份“诗意”,如此,以模糊的审美指向,或者说以概念化的审美判断,错误地完成了对这一事件的书写。我们认为,人情之美应立足于人,平凡中的美应该立足于不平凡的境遇之中。试想,天气这么凉,老人何苦要在竹椅上承受秋风的侵袭呢?老婆婆何以在轻手轻脚给老伴披上毯子还能安然凝视,完成“诗意依旧”的审美呢?这样的“诗意”是不是有些偏狭、甚至病态呢?依我看,倒不如写老婆子对坚持出来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