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接地装置完好技术标准

保护接地装置完好技术标准

ID:42158229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9

保护接地装置完好技术标准_第1页
保护接地装置完好技术标准_第2页
保护接地装置完好技术标准_第3页
保护接地装置完好技术标准_第4页
资源描述:

《保护接地装置完好技术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保护接地装置完好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的保护接地系统。2依据文件《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6版)《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炭工业部1998版)3技术要求3.1接地装置的安装3.1.1主接地极的安装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3.1.2那些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3.1.2.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3.1.2.2装有电气设备的爾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3.1.2.3低压配

2、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10米范围内)电气设备的地点。3.1.2.4^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冋风巷、集屮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3.1.2.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3.1.3局部接地极的安装3.1.3.1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如系干燥的接地坑,铁管周围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3.1.3.2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

3、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3.1.3.3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価、长度为l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入深度不得小于0.75mo3.1.4接地连线3.1.4.1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及变电所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而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

4、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钢。3.1.4.2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血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3.1.4.3采区配电点及其它机电爾室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丁25mm2的裸铜线,或截面不小丁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3.1.4.4额定电压低于或等于127V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导线、连接导线,可采用断面不小于10mm2的裸铜线。3.1.4.5每

5、台设备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接地网(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直接相连;禁止将儿台设备串联接地,也禁止将儿个接地部分串联。3.1.5电气设备的接地方法固定电气设备和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方法应执行《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的规定。3.1・6接地线的连接和加固接地母线与主接地极的连接要用焊接。接地导线和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的连接最好也用焊接,无条件时,可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镀锌螺栓加防松装置(弹簧垫、螺帽)拧紧连接。用裸铜线绑扎时,沿接地母线轴向绑扎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3.2保护接地的检查3.1.

6、1有值班人员的机电嗣室和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必须进行一次表面检查(交接班时)。其它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由维修人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检查。3.2.2电气设备在每次安装或移动后,应详细检查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完善情况。对那些震动性较大及经常移动的电气设备,应特别注意,随时加强检查。3.2.3检查发现接地装置有损坏时,应立即修复。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未修复前禁止受电。3.2.4每年至少要对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或更换。3.3接地电阻的测定3.3.1井下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的测定,要有专

7、人负责,局部接地极接地电阻每月遥测一次,主接地极每季度遥测一次;新安装的接地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应测其接地电阻值。3.3.2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Q,每一移动式或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Q。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