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眼和视觉2(浮云)

第6节 眼和视觉2(浮云)

ID:42165109

大小:2.1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9

第6节 眼和视觉2(浮云)_第1页
第6节 眼和视觉2(浮云)_第2页
第6节 眼和视觉2(浮云)_第3页
第6节 眼和视觉2(浮云)_第4页
第6节 眼和视觉2(浮云)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节 眼和视觉2(浮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6眼和视觉ABCDEF凸透镜ACD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BEF回忆复习回顾1、透镜有和。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将。凸透镜凹透镜会聚会聚于一点【焦点】3、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一束平行光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后,将。发散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焦点'】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眼睛能看到东西,是因为我们眼睛里有晶状体。晶状体和凸透镜一样,能起到成像作用。那么,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呢?有何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ν)凸透镜成像活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仪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2、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2)操作:①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成像时,先确定u,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再读出v。③要多次实验,总结出规律,使结论具有科学性。④每次实验记录像的特点:位置、大小、正倒、虚实。⑤用遮光板将凸透镜部分遮住,观察像的变化。平行光物距像距缩放倒正虚实物、镜、像的位置关系u>2ff<v<2f缩小实像倒立物和像在镜的两侧u=2fv=2f等大实像倒立物和像在镜的两侧v>2f放大实像倒立物和像在镜的两侧f<u<2fu=f不成像

3、v

4、>u放大虚像正立物和像在镜的同

5、侧u<f物距像距缩放虚实倒正物、镜、像的位置关系u>2ff<v<2f缩小实像倒立物、像在镜的两侧u=2fv=2f等大实像倒立物、像在镜的两侧f<u<2fv>2f放大实像倒立物、像在镜的两侧u=f不成像0<u<f

6、v

7、>u放大虚像正立物、像在镜的同侧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1、两个分界点A、二倍焦距处是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B、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A、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实像不断变大,像距也不断变大;B、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2、物、像的移动方向一致小结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A、实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实际会聚而成

8、的,虚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B、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观察,又能用眼睛直接观察,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凸透镜的应用2、幻灯机、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原理。凸透镜的应用幻灯机3、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u

9、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相距()(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相距()倒立缩小的实像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倒立等大的实像等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的实像大于2倍焦距不成像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存在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物体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A、8cmB、10cmC、15cmD、25cmA尝试练习思考:20cm是物距还是像距?3、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A、缩小的B、放

10、大的C、正立的D、倒立的B尝试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