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说(4学时)

病因学说(4学时)

ID:42177449

大小:3.35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9-09

病因学说(4学时)_第1页
病因学说(4学时)_第2页
病因学说(4学时)_第3页
病因学说(4学时)_第4页
病因学说(4学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因学说(4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章病因概说一、概念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原。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等。二、分类1、《内经》分两类《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种分类方法为后世医家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提供了理论基础。2、《金匮要略》将病因和发病途径结合而分为三类内所内:经络受邪入脏腑外所因:病变局限于四肢九窍等相对浅表部分不内外因:房室、金刃、虫兽所伤3、

2、陈无择(宋)确立了三因学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4、现代分类4、1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等。4、2从原因与结果来分可分为两大类:病因原发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继发痰饮瘀血结石原发病因: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始病因,直接破坏人体的物质结构和功能活动。继发病因: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变化及其病理产物,这些病理变化和病理产物又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发生新的病理变化。病因人体病理变化病理性

3、产物继发病因继发病三、探求病因的方法1、问诊求因: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相关情况,直接了解病因。如外伤、情志因素致病2、辨证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依据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因。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3.中医病因学的特点3、1辨证求因是以病因作用于人体后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因而所求之因与实际感受的病因并不一定统一。3、2病因与非病因之间具有相对性七情是人体正常的情绪反映,在异常情况下可以致病。3、3病因是治疗的依据第一节外感病因一、六淫(一)基本概念1.六气与六淫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热(火

4、)六种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六淫——六气的异常。是指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气异常的原因:六气太过或不及——如夏热、冬寒太过或不及等;非其时而有其气——不在该时令而出现了该时令之气候。如秋本应干燥而反多雨,春应暖而反寒;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等。3、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外感六淫:外感内生五邪:机体内阴阳失调、脏腑气血津液失常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的五种病理变化。属于病机范畴。(二)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和环境性4、相兼性5、转

5、化性(三)六淫的各自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邪概念:自然界中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外邪。风为春季的主气(主导气候)但四季常有。故风邪所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春季,但不限于春季。风邪多从皮毛肌腠侵犯人体而产生外风的病证,是外感病因中一种致病广泛、较为重要的致病因素。(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轻扬:升散、向上和向外致病特点:侵袭人体上部、肌表、腰背风袭头面部:头项强痛、口眼歪邪风邪袭肺: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开泄:疏通、透泄之性。致病特点:皮毛腠理开张疏泄发热恶风汗出②风性善行而数变善

6、行: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关节游走疼痛——行痹证发无定处、此起彼伏——风疹块数变:变化无常,发病急骤风温入里而见高热、神昏、惊厥③风性主动风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④风为百病之长长,首要、先导之意。其他五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表现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兼夹证。(二)寒(1)概念: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寒为冬季的主导气候。当气温较低或突然下降,人体防寒保暖不够,都易受寒而致病。寒邪致病有伤寒和中寒之别:伤寒——寒邪伤于肌肤,出现表证。(如恶寒、头痛、身痛、发热、无汗等症)中寒——寒邪直中脏腑,出现里

7、证。(如寒邪直中太阴,出现腹痛、腹泻等证。)(1)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凉(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起病表现实寒证,并易进一步损伤阳气,出现寒盛兼阳伤的虚实夹杂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寒”,表现恶寒喜温,遇寒加重,甚至振寒。如寒邪直中脾胃首先:呕吐清水,腹泻、腹痛得温则轻。继而损伤阳气,出现食欲不振、肢冷、神疲等脾阳内伤的症状。所谓“阴盛则阳病”证候表现也由实寒证发展为寒盛兼阳伤的虚实夹杂证。②寒性凝滞凝滞(凝结、停滞)——使人体气血运行迟滞,甚则凝结不通,常出现疼

8、痛症状。寒邪肌肤凝结经脉头身肢节疼痛中里气机阻滞胸、脘、腹冷痛或绞痛③寒性收引收引(收缩牵引),寒邪具有收引拘急的致病特点。使肌肤收缩而汗孔闭塞:恶寒、发热、无汗使筋脉牵引而拘急不舒:四肢拘急、屈伸不利(三)湿邪概念:具有水湿之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湿为长夏的主导气候──长夏:农历六月。《素问·六节脏象论》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但长夏与暑邪当令季节在时间上有较大重复,如2004年,五月初四(6.21)立夏,六月二十二(8.7)立秋。2004年农历六月是公历7月17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