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

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

ID:42184976

大小:1.2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0

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_第1页
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_第2页
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_第3页
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_第4页
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萃英文化明志修德育人求真榆中县萃英学校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一、项目内涵师生共写随笔,就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生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助成长。之所以要师生共写随笔,是因为教育随笔(日记)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重要形式,是“批判反思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于学生而言,日记可以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行为、倾听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二、工作目标1.通过大量自由灵活的练笔,使师生善于观察,

2、勤于思考,会表达,乐读书,提高欣赏及写作能力。充盈师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积累生命的点滴感悟与体验。2.锻炼师生的意志和毅力,养成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精神。并通过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认识,自我鞭策,从而向善、求真、尚美。3.在师生坚持写随笔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使教育随笔的写作,成为教育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用教育随笔的写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在教育随笔的写作过程中,实现“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三、项目实践的策略1.以读促写策略教育随笔的作用,不能单独来看。要写好教

3、育随笔,首先要有文化底蕴,要多读书,写随笔,是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后,教师就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与新的探索。因此,读书是准备,实践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中国人萃英文化明志修德育人求真是探索,写作是反思与提高。2.反思促写策略外显的文字是反思的成果。表达的停滞,往往来自于反思的停歇。但是,由于责任心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反思。反思的成果从来都不会轻而易举,它包含着艰苦的孕育和痛苦的分娩。假如你把事业当作使命,你就不会放弃反思的责任。一切变革都以反思为基础。反思的深入,必然带来文字的深刻。我写故我思

4、,我思故我在。3.以恒治懒策略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行的。随笔写作的“不想写”、“写不出来”,其实多为懒惰的遁词。人太容易做懒惰的俘虏了。治懒唯有用恒。拥有恒的感觉,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但在教育随笔写作的高原期,进行必要的休整也是需要的,但调整的方法是加强读书、思考与实践、研讨,并对读书、思考的中的困惑通过教育随笔的方式加以必要的记录,真正实现教育随笔的教育学意义,以给后来者以更多更好的启迪,从而实现教育随笔社会价值的有效提高。四、具体内容(一)教师要求1.撰写随笔。每学期至少读1本教育专著,可边

5、读边批注,并写出读书笔记。每学期与学生确定1本共读图书,师生共同写读书笔记,共同检阅、互相点评。每周至少撰写1篇随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设想及反思;对学校或教育界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对当前新教育实验提出理性思考等,逐步过渡到每天写随笔。2.撰写书信、便签、寄语等。坚持走进学生心里,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对所写材料分类整理、形成系列,每位实验教师每学年至少就某一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中国人萃英文化明志修德育人求真方面整理成集。(二)学生要求1.写日记。每班制定一份“新教育实验日记(随笔)”

6、计划,每周至少3篇。2.读书笔记。一方面要写与师共读书籍的笔记,另一方面尝试每两周写一篇自读书籍笔记。五、保障措施1.加大学习力度,做好基础功课。对教师而言,教育随笔应该写什么、怎样写以及写教育随笔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而言,怎样把随笔和暮省课程结合起来等进行学习,为实验开展扫清道路。2.完善考评制度。学校将教师写随笔计入工作量,列入常规的业务工作考核中。3.学校对师生随笔要每学期结集出版一次,并举行一次优秀随笔评比和优秀随笔诵读活动。4.学校每学期每班出刊一本学生的优秀成长日记集。成长日记集以各班班名命名。5.每班

7、在黑板报或墙报上开辟一个练笔专栏,如好书推荐、书评、经典句段、优秀日记等都可以进行展示,学校定期考核评优。6.学校每学期出1期专刊:教师随笔集《教育心得集》和学生成长集《毛毛虫在成长》。六、项目实践管理及项目实践工作室分工本项目下设萃英学校新教育实验师生共写随笔工作室(含教师随笔工作室)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中国人萃英文化明志修德育人求真地点:学校教务处办公室组长:谢文芳邴永红负责实验的任务分配和过程管理,收集项目资料。成员:全体老师七、考评方案1.教师随笔。由每月、每周,逐步过渡到每天撰写。年轻教师每学期3~4篇,4

8、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2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教师随笔可上传学校群,交流共享。鼓励撰写专题性随笔。2.学生随笔。以日记为主,撰写内容不限,阅读感爱、见闻经历、成长感悟、心得体会均可。鼓励撰写其他主题性写作,通过学校展报分享成果。学校开辟“学生习作”专栏,设立图书角随笔陈列柜。3.考核评价。⑴组织沙龙活动,观摩成果,介绍分享经验。⑵组织优秀随笔评比,表彰奖励。⑶协助征文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