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

ID:42191639

大小:960.01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9-10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1页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2页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3页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4页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第一节主线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一、主线特点及设计要求第四章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第四章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二、主线线形设计技术标准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最小平曲线半径(m)一般值200015001100500极限值15001000700350最小竖曲线半径(m)凸形一般值4500025000120006000极限值230001500060003000凹形一般值160001200080004000极限值12000800040002000最大纵坡(%)一般值2234.

2、5(4)最大值224(3.5)5.5(4.5)互通式立交范围内主线的线形指标注:当主线引道以下坡进入立交,且所接的减速车道为下坡,同时,后随的匝道线形指标较低时,主线的纵坡不得大于括号内的值。第四章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三、视距标准1、意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立交主要考虑停车视距。2、分流端识别视距表4-23、汇流端视距图4-34、主线分流出口视距要求匝道出口距跨线桥不小于150m。第四章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第二节、主线线形设计一、线形设计原理方法同道路勘察设计,主要考虑其特殊性。1、尽量采用直线及

3、大半径曲线;2、主线尽量采用直桥;3、出、入口的设计先保证主线线型;4、控制高程要求出入口高程与匝道综合考虑;(式4-1、图4-4)5、跨线桥下凹形竖曲线净空高度要求;(图4-5)第四章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二、视距保证注意问题1、立交范围内当侧墙、挡土墙、防护栏、挖方边坡、桥台等障碍不能够获得足够的视距时,可采用后退障碍或者加宽中央分隔带或者路肩等措施来保证;2、主线上跨时,凸型竖曲线半径应大于立交区主线纵平面半径相应的规定值,以保证通视条件;3、多层立交,匝道、主线及桥跨构造物在不同层次相互交错布置,应对不良

4、段惊醒检查和验算,保证行车安全第四章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城市快速路(expressway)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修建城市快速路是解决大城市机动车辆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快速路的主路具有单向双车道或多车道、全部控制出入、通行能力大等特点。快速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功能类似于高速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功能,只是规模不同而已。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在我国大陆城市里出现,还是近十多年的事情,在通行能力分析、道路几何设计、地面与高架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

5、许多值得研究和进一步完善的问题。第三节城市快速路(expressway)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一、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1、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道路服务水平分A~F六个等级。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可能通行能力乘以道路设计服务水平的V/C(交通量/道路容量)比率。主线和匝道可通行能力参考匝道可通行能力匝道通行能力常常受制与出于口的通行能力,出于口的通行能力与快速路最右侧通行能力和密度有关。快速路服务水平分为A~F六个等级,设计时,主线一般采用C级,匝道一般采用D级(我国在这方面处于探索阶段,有待改

6、进)城市快速路设计2、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城市快速路设计二、横断面设计1、一般要求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平地式和高架(地道)分离式两类。整体平地式横断面包括快速机动车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紧急停车带、中间带、两侧带、辅路(慢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高架(地道)分离式边括高架式或地道式快速机动车道和地面辅路系统组成,其中快速机动车道内行车道、中间带、两侧防撞墙以及紧急停车带、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等组成,地面辅路由机动车道、中间带(桥墩)、两侧带、非机动车道及入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二者依靠上

7、、下匝道相互联系。二、横断面设计城市快速路车行道车道数一般应按交通发展预测的交通量与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来确定。高架路的宽度应满足按交通发展需要而确定的车道数.高架路的车道数以6车道为宜,至少应为4车道,并考虑增加紧急停车带。断面最小值为40m,城市中心区以50~60米为宜,城市外围50~100m,快速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应保证一定的距离(5~10m)1、一般要求城市快速路设计二、横断面设计*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应包括主路与辅路二部分。主路车行道宽度包括根据交通发展预测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二者关系确定的车行道宽度、紧急

8、停车带宽度以及路缘带宽度之和。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应采用3.75m,当城市中心区以小车为主时,可将小车道设为3.5m;车道较多时,可以采用混合式。路缘带宽度为0.5m,两侧防撞墙宽为0.5m。*集散车道:交织车流严重时设。一般为双车道7m。*变速车道:与辅路和匝道相接,设计宜为单车道。*紧急停车带:为保证行车安全,四车道快速路一般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紧急停车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