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教师版2

《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教师版2

ID:42194788

大小:215.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9

《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教师版2_第1页
《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教师版2_第2页
《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教师版2_第3页
《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教师版2_第4页
《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教师版2_第5页
资源描述:

《《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教师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七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练习二教师1.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表述的是(B)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五四运动期间发生的部分大事如下:5月4日,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被捕;5月6口,北京商会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抵制日货;5月28日,天津商会公布提倡国货办法;6月5日,上海学生邀请商会致电大总统、国务院;6丿J6日,上海华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南京罢帀、宁波罢市。据此,我

2、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B)①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②资产阶级对学生运动给予有力支持③各阶级联合领导了五四运动④丁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A.®®@B.①®④C.(2X3X4)D.®@®3.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屮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C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IU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

3、的方法4.屮共二大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出來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E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据是(A)A.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B.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C.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深5.1927年陈炯明所苦的《中国统-刍议》提到:“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一贯之理论,而于国悄亦耒适介。在今日视Z,己属陈腐不堪,亟待修正。冇何神圣而必强求青年,桎其心思,梏其趋步耶!”陈炯明对三民主义的评论主

4、要反映了CA.三民主义是不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空想B.陈炯明是背叛三民主义的罪人C.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冇局限D.三民主义制造了新的个人崇拜6.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李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D)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姝性质7.毛泽东曾说“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人

5、农民群众起來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來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儿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消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据此判断当时的背景是(A)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D.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开展8.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共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H的在

6、丁*(C)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实现“平均地权”的思想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9.1930年6丿J,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冇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D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0.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口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农中党

7、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IO9C,Hi■1D.抗II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屮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11・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令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你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行动反映了(C)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战人局的认可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C

8、.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12.蒋介右曾在某次会战中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无不自豪地说:“两个半月以來,我们塑然没冇得到大的胜利,但我们在预定的消耗战和持久战的策略Z下,已使敌人受到意外的打击,在精神上我们实在已打败了举世共弃的倭宼!”这次会战应该指BA.平津保卫战B.淞沪会战C.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