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ID:42198497

大小:184.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0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C.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2.《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捉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徳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

2、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3.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反映社会阶级结构的调整4.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A.政治上重文轻武B.商品经济发展C.市民阶层兴起D.理学思想兴

3、盛5.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6.宋代以都城汁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髙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一现象A.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B.表明租佃制日趋衰落C.反映了人口流动的加剧D.说明农村经济日趋萧条7.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i商业的

4、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11!现亏损吋,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簡”o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吋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1.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Z有私,固情Z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段言论体现了A.儒家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B.对君主专制的批判C.对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批判D.经世致用的新思想2.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5、…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10・“(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屮国来,而成为屮两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A.经世致用B.“中体西用”C.维新思想D.“兼容并包”11・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外来新

6、词语如政治、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在东南沿海官民中逐渐流传开来。这表明A.殖民侵略推动西方文明的传播B.“体用”观的分歧已初露端倪C.东南沿海的文明开化程度最高D.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2.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來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13.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

7、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1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A.辫子间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

8、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B.中国急需改造社会的良方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D.中共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12.终晩清之世,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