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

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

ID:42206781

大小:22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0

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_第1页
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_第2页
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_第3页
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_第4页
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江市2013届高考二模试题语文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单选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恫吓/显赫鸡肋/勒索设身处地/穴居野处B.洗漱/塑料迫降/迫切烘云托月/哄抬物价C.畜牧/畜养足癣/选举刚

2、愎自用/奴颜婢膝D.稽核/犄角剥削/削弱嘁嘁喳喳/唧唧喳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撼卫签单暗度陈仓赔礼道歉B.宣泄坐镇历行节约灯火阑珊C.谍血跟贴备受欢迎谈笑风生D.煤炭截流出人头地奉为圭臬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目前,台湾公布了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规定及其简章,其中有不少歧视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B、本人在118路公交车上丢失一张银联信用卡,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500元酬谢,决不食言。C.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D.李

3、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内江和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适当,内江灌溉区从此河清海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最早来到天府广场的是春光和海萍姑娘,很年轻,十八九岁的模样,长得白净、娇美好看,撑着一把小雨伞,带着我们看春景。B.汪波住在二单元八楼,窗外没有人,但他总觉得有人在窥视他,那种好像如芒在背的感觉让他瞬间汗毛竖立。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莫言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同时也回忆了童年时候和几十年的创作经历。D.在希拉里访华之际,美国将与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六国在马六甲海峡、苏禄海和苏比克湾举行为期

4、五天的联合反恐演习。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国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无神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从现实而不是非现实,从人文而不是鬼神角度,即从无神的立场上彰显他们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尽管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多种内涵,但强调“天人合德”是其共同的旨趣,所指向的是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落实到“人性上”,落实到“心性处”,落实到“生命中”。因此,中国古人所称赞的学问是关乎人的“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为己的学问”、“真学问”、“大学问”。这些学问都是与鬼神无关的。因

5、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以“无神”为重要特征的。无神论明确主张“两无论”,即无神论和无鬼论。无神论否定一切超自然、超社会的主宰者、决定者、驾驭者,包括实体性存在和非实体性存在,如“命”(专指神秘性的存在)。无鬼论否定人死以后存在于某个地方,并能以特殊的方式影响和作用于现实中的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道两家思想也都明确主张“两无”立场,即无神与无鬼。长期以来,儒家的“人本”和道家的“自然为本”作为中国无神论研究的两条主线,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在人和神的地位上,谁为本;宇宙天地、大道自然与神相比,谁为本。应当承认,从这样的角度

6、进行研究也能反映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无神论特色,但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其思想的实质。实际上,儒、道两家所主张的“人本”、“自然为本”,最终要表达的是现实的人性和生命问题,要解决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问题。儒家认为,人的根性即在于人的“几希”,即“良心”、“明德”;要呈现它,必须在现实的境域中,在真实的生命中。所以,才有了儒家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发明本心”和“存心养性”的现实价值取向。道家认为,人的根性表现为人的自然性。道家所谓的“自然”不是与文化世界相对的那个纯粹物理化的自然界,而是一种原始的、本然的、未经人为污染的状态。道家自然观的高明之处在于,指出了造成外

7、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秩序混乱的真正原因是人类自身,是人的本性的丧失,是人类受到物之役、情之累、心之滞、意之染,即人欲的横流、私意的泛滥。所以,只有摒弃和破除它们,方可显现真性、复归素朴,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这是道家对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反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然万物能否按其本性存在,决定因素是人类能否按其本性生活;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存方式。所以,才有了道家的“心斋坐忘”、“回真返朴”的现实的价值取向。道家“以自然为本”思想的落脚点还是“人文”。儒家的“本心”和道家的“自然”所凸显的本质特征就是“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