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晏几道

《临江仙》晏几道

ID:42217059

大小:2.1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1

《临江仙》晏几道_第1页
《临江仙》晏几道_第2页
《临江仙》晏几道_第3页
《临江仙》晏几道_第4页
《临江仙》晏几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江仙》晏几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江仙晏几道简介作者晏几道(1040—约1112),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汉族,抚州临川人。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其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浓挚深婉,工于言情。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解题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蘋怀念之情。据他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几个歌妓。”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

2、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词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记得与歌女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

3、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想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着象彩云一样的小蘋回归。译文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整体感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1)开头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

4、格外的孤独与空虚。“春恨”,指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2)哪一句转入了回忆?如何理解“春恨”“却来”?“去年春恨却来时”句转入追忆,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借追忆,点明春恨。简析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反衬手法。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这里以“落花”这一哀景衬托诗人因孤独而产生的哀愁,以“燕

5、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愁,即看到燕子成双成对自由自在地飞翔,想到词人自己却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相思之苦油然而生。上阕小结:怎样理解“春恨”?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恨”写得缠绵深婉的?A.梦后酒醒。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B.春恨年年。“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C.落花微雨。“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D.双飞独立。无情的春燕尚能双宿

6、双飞,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词人是如何刻画与小蘋初次见面的?“记得”是比“去年”更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山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蘋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罗衫,上面

7、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弦上说相思。相思之情为何要在“琵琶弦上”说呢?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结尾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亦暗示小蘋

8、歌妓的身分。结尾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由于对爱情失落的追忆,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幻以重温往日爱情的甜蜜。形成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艳而不俗的异样风采。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到了极致。他在宗柳学苏之外,独树一帜,给北宋后期词坛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