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自学评估

《谈语言》自学评估

ID:42218203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谈语言》自学评估_第1页
《谈语言》自学评估_第2页
《谈语言》自学评估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语言》自学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语言》自学评估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时髦()圩堤()斟酌()勉强()逻辑()2.辨字组词握()撑()僵()疆()违()讳()譬()髦()揖()辑()3.解释下列词语(1)弄巧成拙:(2)适得其反:(3)以讹传讹:(4)约定俗成:(5)一劳永逸:4.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

2、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

3、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1)选段部分论说的中心是     。(2)作者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段第1段中三个加点的词语,各是指写文章的什么弊端呢?“华丽”是指。“文雅”是指    。“美妙”是指    。参考答案1.máowéidīzhēnzhuóqiǎngluóji2.掌握支撑僵硬边疆违反忌讳譬如时髦作揖逻辑3.(1)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

4、坏了事。(2)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3)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4)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5)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4.(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说明的道理更加清楚明白,令人信服。(3)写文章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不朴实;写文章不能够朴素自然、平易近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