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中华书局)

【同步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中华书局)

ID:42218903

大小:28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同步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中华书局)_第1页
【同步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中华书局)_第2页
【同步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中华书局)_第3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中华书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同步练习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选择题1.1941年11月,敌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形势异常严峻,为鼓舞士气,苏联政府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受阅部队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与___展开血战()A.日本军队B.德国军队C.意大利军队D.美国军队2.1941年,德国军队突袭苏联,致使苏联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仪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使希特勒“笑不出来”的是下列哪一事件()A.日军偷袭珍珠港B.德军入侵波兰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凡尔登战役3.列宁在评论华盛顿会议时说,这次会

2、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火种。”这“火种”被点燃的标志是()A.德国突袭波兰B.苏德战争爆发C.日本偷袭珍珠港D.诺曼底登陆4.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的事件有()①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②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③德国占领法国、空袭英国 ④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A.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B.《欧洲联盟条约》生效C.《慕尼黑协定》

3、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6.右图所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主题是“全力以赴,摧毁日本”。它最早可能出现于()◆材料解析题◆A.1941年B.1942年C.1943年D.1944年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私下对此的反应是:“他(丘吉尔)要我支持他……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为我在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人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的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

4、——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美]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三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得老泪横流,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本采取什么态度?丘吉尔是哪国的首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对法西斯采取什么态度?(2)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视“1941年12月7日”为“遗臭万年的日子”?有什么影响?(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丘吉尔“高兴得老泪横流”

5、的原因。(5)假如没有日本偷袭珍珠港,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将会如何?为什么?答案和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几个月后,德军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题干中的描述与这一史实相符。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故希特勒“笑不出来了”。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指的是哪两个国

6、家。结合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内容、影响可以联想到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指美国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对日宣战。故选C。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大战规模不断扩大”。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扩大。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所以D项符合题意。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7、。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A项是联合作战表现,B项是战后欧洲国家合作文件,C项是战前英、法、德、意签署的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秘密协定。6.【解析】选A。由题干中的表述,可判定该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1941年,原因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对日宣战。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通过关键信息“不给日本人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可以看出罗斯福不想和日本发生冲突,而丘吉尔则和他相反。这样

8、,第(1)题可解。材料二是讲述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迫使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样第(2)题可解。通过两则材料的比较,很容易得出美国前后态度相反,原因就是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加剧了美、日之间的矛盾。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