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上古三代的更替》(华师大)

【教学设计】《上古三代的更替》(华师大)

ID:42219093

大小:29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教学设计】《上古三代的更替》(华师大)_第1页
【教学设计】《上古三代的更替》(华师大)_第2页
【教学设计】《上古三代的更替》(华师大)_第3页
【教学设计】《上古三代的更替》(华师大)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上古三代的更替》(华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古三代的更替》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上古三代的更替》是2016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内容,课文依据文献传说和考古资料的相互印证,叙述了夏商周三代更迭的时间线索和历史概况。学习夏商周三代的更迭,对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演变、基本特征有重要意义,对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大致过程,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建立等基础知识。2.指导学生制作夏、商、周三代比较表,培养综合、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3.比较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去感悟历史。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夏桀、商纣王、周幽王残暴昏庸的描述,使学生了解到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从而认识到统治者必须以民为本,体恤百姓。◆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分封制。【教学难点】夏、商、周的灭亡的启示。◆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

3、朗读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课件出示: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教师讲解:云母屏风指的是用云母石制作的屏风。深是暗的意思。长河指银河。这首诗写的是嫦娥盗不死药上天但又不耐天上寂寞生活的心情,借以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受。那么,诗中提到的嫦娥是什么人?她从哪里盗来的不死药?有人说,她是夏朝人,那夏朝又是怎么回事?与它相关联的朝代有哪些?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上古三代的更替。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1.解题:“上古三代”是指哪三代?学生回答明确: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4、朝代,史称“上古三代”。2.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夏、商、周三代的起止时间、建立者、亡国者、都城分别是什么?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同桌交流,制作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表。学生结合表格内容分组展示,教师课件及时补充图片及文字材料。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社会制度的变迁夏约公元前2070年启阳城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汤亳→殷纣 约公元前1600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周幽王分封制重点引导学生了解:(1)公元纪年法:我国现在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以公元元年作为纪年的标志。在这之前,称公元前××年,在这之后,称为公元××年。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

5、”,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2)夏桀的残暴:出示图片《夏桀把人当坐骑》。引导学生认识到夏朝的衰落原因:夏桀的残暴统治。出示三则材料: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夏桀)作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竹书纪年》(夏桀)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韩诗外传》进一步了解夏桀的残暴,思考: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学生回答明确:失民心者失天下。(2)商纣王的暴政及牧野之战商朝末代亡国国君。子姓,名受,又称辛、帝辛。帝乙子。资性敏捷,财力过人,但暴虐无道,好酒淫乐,对内拒谏饰非,诛戮忠良,设炮烙法,剖比干

6、,观其心,囚西伯昌(即周文王)。对外黩武好战,引起诸侯、平民和奴隶的反抗,致使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曾征服东夷,俘获大批战俘。周武王率诸侯伐之,发兵70万人决战于牧野,商兵于阵前倒伐反击,被迫在鹿台自焚。是有名的暴君。3、讨论:夏、商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同点?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与教训?学生回答总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得民心者得天下……4、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出示《西周民族和周边形势图》,想一想:如果你是当时的周王,你会找哪些人当诸侯国的国君来帮助你管理广阔的国土?学生回答引出西周的分封制。出示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7、——《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引导学生认识到: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更大。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思考:什么是分封制?学生回答明确: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出示《西周分封形势图》《

8、分封制示意图》及两则材料加深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