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新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语文S版新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ID:42221203

大小:198.1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10

语文S版新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语文S版新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语文S版新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语文S版新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语文S版新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S版新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26晏子劝齐王教学目标:1.会认“旱、滴、枯”等7个字。2.会写“挖、饿、姓”等6个字。3.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词语,感受反问句的语气。4.体会晏子的劝说技巧,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教学难点:体会晏子的劝说技巧,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前置作业:1・填空。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讲述的是春秋吋国久旱无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劝说齐王不求山神、,而发动挖井抗旱的故事。2.给词语选择正确的音节,在下面画上“”。水滴(shuidisuidi)枯黄(guh

2、uangkuhuang)灌溉(gudnkaigudngai)3.比一比,再组词。决()劝()谁()饿()块()对()难()鹅()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死()饿()快()湿()5•你认为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x揭示课文题目1•读课文题目,质疑。说一说,看到课文题目后,你最想知道什么?(晏子为什么劝齐王?他是怎样劝齐王的?劝的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岀生字、新词。2•自主识字。读准字咅,记忆字形。3.小组交流,比比谁的识字方法最巧。三、认识本课的

3、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自由读,领读,齐读。一滴凸雨枯萎wQi灌gudn溉gdi大旱hdn2.去掉拼音读。3•汇报怎样记住字形。4.理解词语的意思。灌溉:把水输送到[□地里。枯萎:因干枯而萎缩。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书写生字。挖水井饿肚子枯黄庄稼百姓齐王2.分析字形。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按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3•重点指导。“稼”:间架结构写匀称,左窄右宽。“挖”:右半部分的不是“究”,少一撇。“枯”“饿”: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左窄右宽。2.观察每个字在[□字格屮所占的位置。3.书写笔顺。6•

4、练习书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7•展示优秀作品,进行评价。五、练习扩词,积累词汇饿:饥饿饿死饿虎扑食枯:干枯枯黄枯井枯草稼:庄稼谁:找谁是谁谁人挖:挖井挖掘挖土姓:百姓姓氏姓名隐姓埋名齐:一齐整齐齐心合力六、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通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岀示生字,指读,比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2.举行朗读课文擂台赛。二、细读课文,读中悟情。(用时:30分钟)1•在学生反复读课文(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边读边想,然后展开交流。(1)晏子为什么要

5、劝齐王?(2)晏子是怎样劝齐王的?(3)晏子劝齐王的结果是什么?(4)你觉得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朗读指导。(1)指导学生练习熟读。请同学们先出声认真读几遍课文,试试看,能否做到读得正确无错字,读得通顺,不添字、掉字。①同桌Z间相互听一听,把感受告诉对方。②教师范读,告诉学生朗读课文要声咅响亮,吐字清楚,让学生在反复练读屮,学会朗读。(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启发学生带着对晏子敬佩的心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语气。①边读边想象齐国大地干旱的情景。②你对晏子这个人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把自己此时的心情

6、通过读书表现出來吗?③晏子和齐王是君臣关系,结合文屮插图,想想看:晏子劝说齐王时几次讲话的内容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④再想想齐王的话怎样读?⑤创造性朗读。⑥晏子劝说齐王吋,并没有简单地否定齐王的意见,而是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说明理由,可见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3)根据以上的理解,自己先练读几遍,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3.重点指导。(1)找岀晏子的劝告,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语气。①“求山神有什么用呢?……山神要是能叫天下雨,大雨早就下了。”②“求河神也没有用啊!……”①“求我们的百姓啊!”(2)从晏子的三次劝告中,你觉

7、得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教师小结。(用时:5分钟)1・结论:晏子非常聪明机智。2.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关于晏子的小故事。板书设计:久未下雨三劝齐王(王听劝告(河水干涸庄稼枯黄草木比毛发.鱼虾比百姓)经过发动百姓庄稼变青百姓得救结果今原因机智劝齐王巧妙救百姓27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会认“绸、抗、阔”等14个字;会写“立、记、抗”等3个字。2.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了解张骞两次岀使西域的经过,并加以复述。3.体会张骞的开拓精神和丝绸之路的意义。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

8、张骞两次岀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的开拓精神和丝绸之路的意义。前置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课讲了,赞扬了张骞的品质。(2)中国的丝绸等各种商品地经过西域运到,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的商路称作“”。2•给下而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来。获得(hudhou)继续(jiJi)努力(nunfl)丝绸(choucou)软禁(jinjin)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