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

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

ID:42222031

大小:160.0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0

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_第1页
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_第2页
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_第3页
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_第4页
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出处: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作者:日期:2008年2月22日研究编号:3个案类别:自闭症康复个案名称: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对象症状描述:研究对象为重庆市1名在幼儿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4岁。在2岁时,经重庆市儿童医院诊断为自闭症。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刻板行为以及社会交往障碍。该儿童在重庆市康复机构训练约半年的时间,具有一些功能性的沟通语言,能够表达自己简单的需求。其认知功能较好,尤其对数字特别敏感,爱写数字,并能背诵100以内的数字,但存在着一些刻板行为。如:看到数字,就一定要看个不停。鉴于其认知功能较好,并具备简单的沟通语言,康复机构的教师建议

2、其进入普通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评估数据:基于前期的观察结果,笔者确定了需耍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包括:问题行为、沟通技能、同伴互动技能等。①问题行为包括哭闹、突然站起来、攻击、刻板动作(转圈、看袜子、弹桌子等)。②沟通技能包括提出要求、拒绝或抗议、吸引注意力、打招呼、日常礼节、表示意愿、寻求信息等技能。③与同伴互动包括目光对视、参与集体活动、模仿同伴等行为。对研究的目标行为进行次数记录,隔天记录幼儿3个目标的训练情况,每周对其目标行为进行评量和观察,每次观察和评量时间为1小时,并将每次观察评量的结果作为冃标行为变化发展的依据。在基线期进行为期1周的记录,得到观察数据1次。诊治方

3、案:以该幼儿的融合教育行动研究为线索,大致分为3个阶段:自闭幼儿初入幼儿园阶段(第1周),父母与特教老师介入教学阶段(第2〜7周),家长撤离、同伴介入阶段(第8〜12周)。通过3个阶段的干预來记录儿童在行为、沟通及与同伴互动方面的情况。1、自闭幼儿初入园阶段入园前,特教老师、家长与幼儿老师就该幼儿的情况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进入幼儿园,幼儿被安排到中班,该班有20名学生,大部分课程由幼儿教师独立完成。入园第1天,自闭幼儿很不适应,几乎整天在哭闹屮渡过,不愿进教室,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之后的1个星期,该幼儿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但由于其在课堂上会突然站起来,跑出教室或大声哭闹,

4、致使其他幼儿也跟着哭闹,使得幼儿教师无法正常教学。2、父母与特教老师介入教学阶段经过与园长的协商,园长答应让自闭幼儿母亲陪读,并允许特教老师介入教学。笔者和家长、幼儿老师对幼儿园进行了环境分析,并重新分析了幼儿园的课程表,拟订了个别化训练目标以及与普通幼儿互动的目标。最后商议,写字课和音乐课家长不参与,因为该幼儿非常喜欢写字,并且对音乐痴迷,这两节课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游戏课和美术课由家长陪读。自由活动时间由特教老师指导该幼儿与其他幼儿互动。3、家长撤离、同伴介入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特教老师认为家长可以撤离了。幼儿教师挑选2个小朋友代替家长的角色,包括上课制止问题行为

5、,下课与该幼儿一起玩,并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特教老师隔天进行特殊教育介入。4、实施评量特教老师每周对该幼儿进行沟通、行为、同伴互动评量,计划结束时,由家长、园长、特教老师对整个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量,并提出了下一步训练的目标和建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前,该幼儿仍在幼儿园就读,家长有时陪同。家长、特教老师、幼儿教师定期对该幼儿的训练冃标进行修正。干预效果1、问题行为减少,基本能遵守课堂常规表1:自闭幼儿问题行为记录表—•—刻板动作一―砲出教室哭闹攻击突然站起来自闭症儿童通常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而该个案除了表现出攻击行为外,还有一些自我刺激行为,女口:看自己的手指

6、,不弹地用手弹桌子等,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实施融合教育中,通过特教老师和其母亲对其问题行为采取功能分析,对口我刺激进行了限制,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醒其听从老师的指令,问题行为有所减少。从图1可知,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自闭幼儿的哭闹、攻击、突然站起来、跑出教室行为逐渐减少,特别是跑出教室的行为到后期基本上没有了,而刻板动作、自我刺激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在干预的前期由家长陪同,个案的问题行为得到有效控制,而家长撤离、同伴介入时,问题行为有所回升,但后期问题行为趋于稳定状态。个案在后期基本能遵守课堂常规,问题行为明显减少。2、沟通技能增加表2:自闭幼儿沟通技能表星期■提出要求一拒绝或抗议吸

7、引注意力打招呼一日常礼节—表达意见—寻求信息在自闭症人群中,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功能性语言,以及缺乏足够的自然语言或书写技能来满足其日常沟通需要。很多自闭症儿童都缺乏功能性语言。该个案由于本身有一些简单的沟通语言。通过融合教育,特别是在与同伴接触的过程中,使其功能性的语言有所增加。从图2可知,个案提出要求的次数不断增加;拒绝或抗议行为最初较多,家长介入后次数减少,而同伴介入后,次数又增加,后期趋于稳定;表达意见、寻求信息意识几乎没什么变化,而口常礼节、打招呼方面有所增加,但在吸引注意力方面个案一直未出现该沟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