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三观”“三问”学习体会

群众路线教育“三观”“三问”学习体会

ID:42226157

大小:16.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9

群众路线教育“三观”“三问”学习体会_第1页
群众路线教育“三观”“三问”学习体会_第2页
群众路线教育“三观”“三问”学习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群众路线教育“三观”“三问”学习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群众路线教育“三观”“三问”学习体会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根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核心在于转作风,目的是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当前,存在于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是表象问题,其实质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问没有回答好,“权力观、群众观、政绩观”这三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新审视、深刻反思自己,切实回答好“三问”,树立好“三观”,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要常思常问,真正让“三观”树立起来。“

2、三问”解决的是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三观”解决的是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问题,说到底都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应经常问一问、想一想,依靠谁?问问我们与百姓的感情是不是淡薄了,与百姓的距离是否疏远了,老百姓在我们的心中的分量是否变轻了,从思想上查一查、看一看我们的群众观树立的怎么样。不忘“依靠谁”,才能尊重群众、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应经常问一问、想一想,我是谁?问问我们手中的权力到底是为人民服务的,还是为自己谋利的,我们当干部到底是给人民当公仆,还是给人民做老爷,从而查一查、看一看自己的权力观树立的怎么样。明白“我是谁”,

3、才能保持清醒、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应经常问一问、想一想,为了谁?问问我们有没有一心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到底要创造什么样的政绩,看能否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弄清“为了谁”,才能牢记宗旨、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只有通过常思常问,时时告诫、处处反省自己,才能从思想上真正把“三观”树立起来。  二、要不捂不盖,把问题挖出来。有了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养痈遗患。认识到位后,关键是敢于正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好“四个法宝”,特别是要敢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把自己摆进去,以刨根问底的精神和刮骨疗毒的勇气,把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来。重点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的要求,聚焦“四风”,好好照一照,到底在哪些地方出了毛病。  三、要立改立行,将作风转过来。转变干部作风,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反应的问题,最终让群众满意,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如果导向不对或坚持不好,整改教育实践活动就会走过场,走过场的教育实践活动不但达不到教育人的目的,反而会增强某些“顽疾”的“抗药性”。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立改立行,不断实现自我净化、

5、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定好整改措施,拿出发自内心解决问题的态度,逐一对症下药,决不避实就虚、避重就轻、避难就易,更不能认认真真走过场。要增强整改实效,不仅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要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深挖思想根源,彻底革除产生问题的“病灶”,最大限度保证效果。要交给群众评判,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敢于在人民群众面前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让群众来监督自己、检验自己、评价自己,真正以实际成效和崭新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满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