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ID:42231907

大小:23.6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11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1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2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3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4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附赠六年级  科学下册教案  第1课  制作电磁铁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组成部分,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教学过程:  1.引入。介绍科学家奥斯特。2.学习新课。、模仿奥斯特的发现  问:奥斯特的发现是什么呢?猜一猜?  从而知道了奥斯特的猜想可能是: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力可能是横向的。  二、制作电磁铁  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  1.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的磁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

2、3.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导线、电池、铁钉规格四、探究实践磁力大小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六、全文总结板书设计:1.制作电磁铁  教学后记:  第2课  电磁铁的磁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教学重难点: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匝数有关系。教学准备: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自行发现问题:一、游戏  二、学生游戏,评选优胜者。三、讲述:1、讲述:  为什么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

3、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少。说明什么?2、师生小结:  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三、认识电磁铁的应用  学生汇报查找结果:教学后记:  第3课电磁铁的磁极  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铁的磁性。  2、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3、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改变的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一、认识电磁铁的性质。、演示实验:  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磁性。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二、认识电磁铁也有两极  汇报结果:  钉帽一端是南极、钉尖一端是北极。钉帽

4、一端是北极、钉尖一端是南极。6、师生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之分。  三、认识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变化改变线圈绕向  改变电流方向教学后记:  第4课生活中的电磁铁  教学目标: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电磁阀车门、磁浮列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电磁阀车门、磁浮列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准备: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什么是电磁铁?它有哪些性质?2.电磁铁有哪些应用?二、新课教学1.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出示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挂图和示教板,介绍它的

5、结构:主要电磁铁、弹簧、衔铁和触点组成。2.结合挂图介绍它的工作原理:3.认识电磁阀车门4.认识磁浮列车三、布置作业。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太阳与影子  教学目标: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运动造成的。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教学过程:一、激起导入  1.你能在室内画出自己的影子吗?二、探究太阳下影子的特点:1.学生独自想像画自己的影子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画的影子可能有哪些错误?3.来到室外,观察阳光下

6、物体的影子4.画下自己的影子  5.比较阳光下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画的影子的什么不同?6.组织讨论:  影子会移动吗?  猜一猜,你的影子再过20分钟会移多远?  三、总结延伸,指导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后记:  第2课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1.能对昼夜交替作出自己的解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1.会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准备:小球、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的。二、探究过程  1.作出我们的解释。地面上太阳影子的变化  我们发现有四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昼夜

7、交替: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问:“哪一种解释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2.实验证明3.整理、小结。  第3课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手电筒、蜡烛,纸人,遮光窗帘等模拟昼夜的形成,形成直观地球昼夜现象。教学重难点:  观察地球仪,弄清楚地球自转方向、周期、昼夜形成过程。教学准备:地球仪电筒纸人;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已学过的地球知识,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根据课题,学

8、生分组研究探索,教师发研究记录卡,教师到各小组辅导实验研究,从而为学生动手操作和理解“昼夜的变化”作好铺垫,小组长记录研究成果。  3.各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台下学生补充评价优缺点,教师注意点评。  4.教师示范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