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

ID:42232802

大小:39.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0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_第1页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_第2页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_第3页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_第4页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陈明优中医心神学说从《内经》开始,就有很多相关的论述,散落在《素问》和《灵枢》各篇,隐藏在藏象学说之中,未能独立而自成体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现代心理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心神的相关理论才重回人们的视野,但其名称却十分混乱:中医心理学、身心病学、心神学说、情志病等不同的,直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范医院设神志病科后,才以神志病学相称。赵永厚教授认为“中医神志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等手段,研究神、志的本质及神志异常疾病,探寻其生理、病理机制及其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①“以中医‘脑-脏腑-神’之形

2、神统一思想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神志病创新理论‘体用学说’,即‘脑为神之体,脏腑为神之用,脑与脏腑相通,五脏六腑皆主神,非独心也’,认为中医药防治神志病当‘通过调节相关脏腑功能来调治脑神’。神志病‘体用学说’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合理内涵,同时依据临床实践需要有所创新,将脑与脏腑对神的作用有机结合,更加明确地阐述了神志病的发病机制。”①就此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从体用思维的角度做一系统探讨。一、中医心神学说的概念8关于心神学说,人们多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来进行论证,但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神的本义“神”为会意兼形声,从示从申,申亦声。“申”本义为“交媾”、“生殖”;

3、“示”指“先人序列”,“示”与“申”联合起来表示“繁育众庶的先人”,就是说“神”与生俱来,并携带先人的基因,所以《说文》云:“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2、神明的含义《黄帝四经》认为:“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者也。处于度之内者,不言而信;见于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处于度之内者,静而不可移也;见于度之外者,动而不可化也。静而不移,动而不化,故曰神。神明者,见知之稽也。”②个人认为:这是对“神明”解释得比较全面,首先道是神明的原动力、源头。说明神是由天地运行、父母而带来的,不是虚无飘渺的;第二神处于人体之内,静而不移,说明神为先天所传不能离开人体;第三神的征象在外可见,动

4、而不化,说明在人的外部征象可以查核到神的活动,但不能从外面进行改变;所以神是可以查核到的,有活动的征象不是无迹可寻。3、《灵枢•天年篇》的论述8“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③这是说随着胚胎发育逐渐成熟,包含父精母血先天所携带的心神基因“神”,开始进住身体,藏于心脏,并决定着我们的心神系统是否成熟,是能否成为人的标志,所以又称之为“本神”。4、今人的探讨林家坤教授认为:“中医心神学说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萌芽,但现代心理学并不能解释中医心神学说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充其量只能围绕在中医心神学说的边缘徘徊。中医心神学说的无穷魅力,令现代科学也为

5、之动容。中医神,神在哪里?其奥妙究竟若何?我看中医就神在心与神的结合。心与神的结合,将无形变有质,将空旷变具体,令人的思维拓变到无限空间,给人充分的遐想空间,使人与宇宙空间联为一体,天人相应是也。中医难懂,难在哪里?难在对神的理解。每个人心目中的神是不一样的,那么每个人的水平技艺就是有差别的。大道无私,天心至公,道德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对心神的旁解,正心正位正神。从来没有一种学科,有中医这样,对神的深刻修释与实践。”④李舒健认为“心主神明是心通过神经——内分泌——8免疫网络,来调节人一切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虽然目前研究并不能完全揭示心主神明的本质,但以心主神明理论为指导,创造出的洗心汤、癫

6、狂梦醒汤等方治疗精神性疾患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充分说明心主神明理论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⑤魂的先天数为三、魄的先天数为七,故称“三魂七魄”。笔者结合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提出了“中医心理结构——神魂魄”的观点,认为:神魂魄三者以“魄”为初级心理活动实现者,“魂”是人精神的管理者和具体实施执行者,“神”决定着人道德、精神、意识、追求等神志活动的方向,是完成人的神志活动统率者。但“魄”是“魂”活动的基础,“魂”是“魄”的管理者,“魂”是“神”实现统率作用的通道,又将“魄”的活动反馈于“神”。三者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流动变化之中,共同组成一个协调而又相互平衡的动态的心理结构整体。⑥综

7、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中医心神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古代学术思想为基础,运用藏象学说理论,注重心与神的结合,通过传统与现代技术等手段,研究人心神活动的本质、活动规律及异常表现,探寻其生理、病理机制及其养生、防老、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二、《周易》的“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周易》告诉我们8的最大秘密——就是“天人合一”,“得道多助”。其“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体用思维,在中国哲学长期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