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ID:42239127

大小:138.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0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_第1页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_第2页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_第3页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_第4页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时编号1-2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室课题名称先秦时期社会概况课时数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元谋人和北京人、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王朝治乱兴衰规律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互助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评价历史要看问题的主流。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教材处理适当删减,稍有补充教学方法教法设计讲授法、讨论法学法设计史料分析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资料教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网络信息

2、、教学内容仪器设备多媒体耗材作业布置1、战国时期最强的七个国家,称“战国七雄”指哪几个国家?2、孔子在教学方面的主张都有哪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简介中国古代史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先秦时期社会概况(一)我国原始社会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2)北京人2.氏族公社时期(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①山顶洞人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2)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3)认识:氏族公社时期磨制石器逐渐取代打制石器,生产力的进步是促进人类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

3、产单位逐渐缩小,人类的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完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出现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人们开始有了初步的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剩余产品增加,开始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分化,逐渐产生了阶级,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结束。3.黄帝与尧舜禹时期(1)华夏族始祖——黄帝(2)禅让制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推选贤者任联盟首领的方法,被推选出的人要经过现任首领的考核,再由现任首领让位于他。(3)大禹治水(二)夏、商、周奴隶王朝1.我国的奴隶社会(认识: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的统治非常残暴,但它是生产力发展

4、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2.奴隶社会的开端——夏朝(1)掌握起讫时间(2)简介夏朝的开始——禹建立夏朝(3)介绍夏朝的社会生产情况3.商朝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1)掌握起讫时间(发展时期)(2)盘庚迁殷(3)介绍商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农业、手工业(4)认识商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国。(5)了解商朝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商朝时期的阶级关系。(6)了解商纣的残暴和武王伐纣。4.西周的建立和宗法制、分封制(1)了解历史上将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的起讫时间、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2)分封制(3)宗法制: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5、认识: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实施初期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宗法制对后世影响较大。5.井田制和西周的经济:(1)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认识:是与分封制密切联系的,在这种制度下奴隶主驱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奴隶从事艰苦的劳动,通过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奴隶主积聚了大量财富,西周的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了解西周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6.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结束(三)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1.春秋五霸认识:在这种争霸战争的作用下,西周的分封制由此逐渐瓦解。2.“初税亩”和

6、井田制的瓦解(1)认识春秋时期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牛耕的开始,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导致荒地的大量开垦,社会财富的增加和财富占有情况的变化。(2)“初税亩”认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发生适应新的生产力需要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最终将导致上层建筑发生变革,变革后的上层建筑,将有力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四)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战国1.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表现(2)认识:一方面,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因此

7、,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战国时期人民大众的基本要求。2.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商鞅变法3.战国七雄认识:谁能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落后的制度,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积极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力量,谁就可能强大。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春秋时期的思想:老子的思想:“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哲学思想: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行的,事物具有对立面,并且相互依存在,不断的变化。评价:老子是大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是进步的

8、,其无为的政治主张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积极作用。孔子的思想:思想内容:1、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即“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