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

ID:42241480

大小:11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_第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_第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_第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_第4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选错、多选或者不选得0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2、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6分)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图如图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若实验测得4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Δx=0.960mm,已知双缝间距d=1.5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00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为λ=______________mm.答案:1.12848

3、0(每空3分)12.(8分)某同学准备用500μ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块量程为2.0V的电压表.他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电流表的内电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各元件及仪表的参数如下:A、电流表G1(量程1.02mA,内电阻约100Ω);B、电流表G2(量程500μA,内电阻约200Ω);C、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电阻未知);D、滑动变阻器R(0—25Ω);E.四旋钮电阻箱R1(总阻值9999Ω);F.保护电阻R2(阻值约100Ω);G.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1)实验中该同学先合上开关S1,再将开关S

4、2与a相连,调节滑动变阻器R,当电流表G2有某一合理的示数时,记下电流表G1的示数I;然后将开关S2与b相连,保持__________不变,调节__________,使电流表G1的示数仍为I时,读取电阻箱的读数r.(2)由上述测量过程可知,电流表G2内电阻的测量值rg=_______________.(3)若该同学通过测量得到电流表G2的内电阻值为190Ω,他必须将一个__________kΩ的电阻与电流表G2串联,才能改装为一块量程为2.0V的电压表.(4)该同学把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V0进行了核对,发现当改装

5、的电压表的指针刚好指向满刻度时,标准电压表V0的指针恰好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改装电压表的百分误差为__________%.答案:(1)变阻器R阻值R1(2)r(3)3.81(4)5.26.(每小问2分)13.(12分)我国的“探月工程”计划已经开始启动,预计将在2007年前向月球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将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1)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则“嫦娥一号”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多少?(2)若已知R月=R地,g月=g地,则近月卫

6、星的运行速度约为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多少倍?答案:(1)设“嫦娥一号”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mg月(2分)G=m(R月+h)(2分)解得T=.(2分)(2)对于靠近天体表面的行星或卫星有mg=,v=.(2分)由v=知,=(2分),将R月=R地,g月=g地代入计算,可知=0.2,即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0.2倍.(2分)14.(12分)(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该同学将变阻器的触片P移到两个不同位置时测得各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序号A1示数(A)A2示数(A)V

7、1示数(V)V2示数(V)10.600.302.401.2020.440.322.560.48将电压表内阻看作无限大,电流表内阻看作零.电路中E、r分别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R1、R2、R3为定值电阻,对这五个物理量,你能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求得哪些定量的结果?答案:电阻R3=Ω=8Ω(2分)R2=Ω=4Ω(2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V1+IA1(R1+r)(2分)代入两组测量数据得:E=2.40V+0.60A×(R1+r)(1分)E=2.56V+0.44A×(R1+r)(1分)由以上两式解得:E=3V,R1+

8、r=1Ω(3分)综上可知能求出电阻R2和R3的阻值和电源电动势E的大小,R2=4Ω,R3=8Ω,E=3V.(1分)15.(16分)如图,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0.2m,电阻R=0.4Ω,导轨上停放着一质量m=0.1kg、电阻r=0.1Ω的金属杆CD,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