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地理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地理

ID:42241944

大小:1.29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1页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2页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3页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班级:考号:姓名: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根据“关于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的称誉”,完成1---5题。1、它指的是()A、我国新疆沙漠中的绿洲B、黄土高原C、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D、我国南方地区2、本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丘陵山地面积比例大B、可耕地面积大,林业、牧业开发只是为了增加农民收C、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建立良性生态系统D、有利于发挥丘陵山地土地资源潜力3、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A、土质疏松,土层浅薄B、水系发育,冲蚀强烈C、降水集中,雨季较长D、

2、砍林取薪,强取耕地4、既有利于解决南方丘陵山区生活燃料不足,又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是()A、推广使用沼气B、大量使用煤炭C、大量采伐山林D、大量燃烧秸秆5、千烟洲建立立体农业体系,有利于()A、节省大量劳动力,发展乡镇企业B、发挥土地优势,扩大种植业比例C、因地制宜,扩大就业D、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完成6~10题。月份项目1月4月7月10月全年风力≥8级的日数1.55.60.60.821.4平均气温(℃)-3.213.727.314.413.2降水量(mm)3.343.2247.226.2669.46、该地可

3、能位于()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江汉平原7、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A、水土流失的治理B、荒漠化的防治C、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D、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8、黄淮海平原今后农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扩大新垦耕地面积B、挖掘现有耕地生产潜力C、扩大灌溉面积D、治理风沙危害9、关于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临渤海、黄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B、由资料可知,以禹城为例,年降水量可达700毫米,属湿润地区C、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D、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10、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土壤水盐运动的特点是()A、春季盐分下

4、降B、夏季淋盐,土壤表层脱盐C、秋季盐分下降D、冬季盐分上升11、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防洪B、发电C、灌溉D、航运12、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A、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B、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C、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废渣D、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3、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A、资金B、工程技术C、移民D、长江截流14、三峡移民的艰巨性表现在()①移民范围广,人数多②移民环境容量不足③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④部分移民闹返迁A、①B

5、、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15、我国季风区内部由南到北差异明显,其成因主要是()      A、地形地势差异B、热量条件差异C、水文条件差异D、景观差异16、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夜晚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17、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全都不是下面是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

6、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判断18~20题。18、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少的原因主要是()         A、乙地太阳高度角小B、乙地地势高C、乙地气候干燥降水少D、乙地云量多降水多19、甲地的年太阳辐射和年降水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①光热充足,可一年两熟②小麦颗粒饱满③水稻栽种面积广④瓜果甜度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自然地区是()      ①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③内蒙古温带地区④青藏高寒地区⑤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2010——2011学

7、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第3页共4页学校:班级:考号:姓名: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②⑤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21---23题。2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海拔高度B、距海远近C、气温高低D、地表植被22、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A、沙尘暴B、泥石流C、地震D、水土流失23、为了制止该自然灾害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

8、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卫市位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