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义

专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义

ID:42245359

大小:5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1

专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义_第1页
专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义_第2页
专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义_第3页
专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义_第4页
专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要知识点梳理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金题精讲题一: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题二: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D.老马识途题三:下列关于信息传递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信息仅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B.化学信息在种群内部传递C.行为信息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D.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题四: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6/6题五:(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的太阳能。(2)分解者通过_____和_

3、___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3)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______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_______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题六: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____作用实现的。(

4、2)表中____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____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____,导致大气中____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题七: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用字母和箭

5、头表示)。(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____。(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____kg。(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_________。6/6(5)上图可知,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关键的措施是:第一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课后拓展练习题一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如下: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

6、m-2)2.5013.309.800.24250.00下面①—④图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下列叙述最可能错误的是()A.①③ B.②  C.②④   D.①③④题二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量不到0.01mg,但雄蚕蛾却仍可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材料二:在防治害虫上,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

7、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1)材料一说明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信息,而不是________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___________。(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具有_____性和____性。(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___________,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______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题三Ⅰ.1962年,

8、英国学者L.D.Ovington研究了一个人工栽培松林(树种是苏格兰松)的能量流动过程,主要是研究这片松林从栽种后的第17~35年这18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下图,回答问题。6/6(1)图中初级生物量180,不是流入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是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