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反思

ID:42247546

大小:1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1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反思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反思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鸽巢问题》教学反思本课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广角的内容,初看教学内容,我甚至没有看懂所学的内容与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有多大联系,不知道这部分知识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而且这部分知识又有一定的难度。但我是一个喜欢冒险与挑战的人,觉得越是有难度的课,如何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专研这种课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我毅然决定选择了这节课。于是我细细的专研教材,终于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本堂课着眼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活动,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

2、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本堂课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一堂好的数学课,我认为应该是原生态,充满“数学味”的课;应该立足课堂,立足知识点。“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本节课运用这一模式,创设了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了“鸽巢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后反思本节课,我觉得

3、,有以下几方面与大家共勉。一、情境导入“理性化”情境导入,目的是让学生很快的排除外界及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教学内容,营造一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探索,导入新课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产生一种需要认识和学习的心理。我以“三人抢两支笔,总有两人抢到一支笔”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至少有两位同学相同的现象,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二、教学过程“简单化”理解“鸽巢原理”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例题时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研究(把4

4、支铅笔放进3个抽屉,可以这么放?),通过简单的教学,从而引出至少数=“商+1”因此,简单的教学不仅为学生学习例题铺垫,同时又可以渗透解决复杂的问题可以将问题简单化这一种思想。三、数学语言“精简化”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特别是数学这一门学科,课堂中,数学语言精简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材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了几支铅笔?”对于这句话,学生听起来很拗口,也很难理解;通过思考,我将这句话变成“不管怎么放,至少有几支铅笔放进了同一个文具盒中?”这样对学生来说,

5、相对显得通俗易懂。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四、练习设计“多样化”练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要让全体学生计算达到熟练,思维得到发展,就必须加强针对性的练习。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单一的进行练习,不仅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容易提高,使学生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呆板。由此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和练习效果。因此,本课我利用多媒体适当设计形

6、式多样化的练习,可以引起并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而且巩固了新知。本节课最大的成功就是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五、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有:1、时间的安排不是太合理,致使练习有些仓促。2、课上讲得过细,导致课堂有些乏味。3、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尽量克服不足,努力将课上得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