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

ID:42250925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0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李如霞一、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将单元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理解并熟练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的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2、在复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的梳理和应用。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检测小卷、圆柱形纸筒、矿泉水瓶、萝

2、卜、小刀。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这节课我们对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一读,师板书课题二、梳理知识,构建体系。1、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梳理。下面请你们按要求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整理的既全面又合理。然后每组推荐出一份比较好的,小组合作进行展示汇报。(出示活动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各组间互相补充完善。投影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拿着实物圆锥、圆柱叙说各知识点。小组同学展示完后,问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关注学生不同的整理方法)板书:表格、树状图、结构图三、创设情境,实际应用1、出示一

3、个圆柱形茶叶盒,如果它的底面半径是5cm,高10cm,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1)做这个茶叶盒需要多少塑料?(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得数保留整数,需用进一法)(2)贴标签纸的面积?(师追问:就是求圆柱的什么面积?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下只求圆柱的侧面积?<烟囱、压路机滚筒、柱子等>)(3)茶叶盒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用去尾法求近似数)(4)如果无盖,需要用多少塑料?(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求一个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水桶、笔筒、水杯等)(5)茶叶盒的占地面积?(6)在瓶口处加一圈金属条,需要多少厘米?

4、(1)如果装有半盒水,放入一个石子,水面上升了1厘米,求石子的体积?......2、“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出示一段圆柱形白萝卜,一把小刀:可以怎样加工这个萝卜?①可以横切,分两段切一刀,增加两个底面,分三段切两刀,增加4个底面,以此类推。(课件出示:学生练习本上列式)②还可以沿直径纵切,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长和圆柱的高相等,宽和直径相等。3、“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把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怎样“削”才算是最大呢?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削去部分的体积占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填空题

5、,学生回答)四、当堂检测,反馈交流1、看来同学们不仅能自主整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而且想像力也很丰富,下面又到了我们星级检测的时间了,敢不敢接受挑战?拿出检测小卷,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看谁能为自己的组赢得智慧星!2、集体订正。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和感受。师:在学习中我们就要像今天这样不断的把学过的知识拿出来进行整理温习,你就会从中体会或领悟到更多新的东西。附:板书设计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表格树状图知识结构图粘贴学生归纳整理的知识框架图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一堂复习课,对学生应该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我在课堂上重点

6、培养学生的两个能力: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我改变了复习课让学生做大量习题的教学方式,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归纳整理、交流知识,找出单元知识重点。在应用上,我注重和生活的联系,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作为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实际联系。综合性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围绕圆柱形茶叶盒提问题。这个题目的设计目的有四个:第一,考察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第二,题目中既有表面积的计算,又有容积的计算,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知识点;第三,有计算方法的指导,在表面积的计算中,将π值带到最后再化为3.14去计算,会使计

7、算简化;第四,结合生活实际情况选择求近似数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这道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效率。后面切、削萝卜环节也是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学数学”、“用数学”的真谛。反思这堂课,我能够按照课标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收获很大。但也存在不足:本节课复习内容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拖堂,学困生会感觉吃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稍弱,还需继续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