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重点总结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

ID:42253881

大小:60.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1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_第1页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_第2页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_第3页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_第4页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强极性溶剂: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任意混溶(甲、乙醇,丙酮)亲脂性有机溶剂: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乙醚、氯仿、苯、石油醚)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苯丙素二、提取分离1.苯丙烯、苯丙醛、苯丙酸的酯类衍生物具有挥发性,是挥发油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可用水蒸气蒸馏。2.苯丙酸衍生物可用有机酸的方法提取。香豆素二、理化性质(一)物理性质游离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大多具香味。小分子的有挥发性和升华性。苷则无。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蓝色或紫色荧光。(二)溶解性游离香豆素----难溶于冷

2、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乙醇。香豆素苷----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香豆素遇碱水解与稀碱水作用可水解开环,形成水溶性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又可立即环合形成脂溶性香豆素而析出。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将转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后不能环合。与浓碱共沸,往往得到的是裂解产物——酚类或酚酸。(三)成色反映1.异羟肟酸铁反应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和成红色。p内酯[异羟肟酸铁反应、盐酸羟胺(碱性)、红色]2.酚羟基反应ØFeCl3溶液与具酚羟基物质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3、Ø若酚羟基的邻、对位无取代,可与重氮化试剂反应而显红色至紫红色。p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三氯化铁反应、FeCl3、绿色]3.Gibb’s反应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6位无取代的香豆素显阳性。pPh-OH对位无取代[Gibb’s反应,Gibb’s试剂,蓝色]4Emerson反应Emerson试剂2%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8%的铁氰化钾。其余同Gibb’s。pPh-OH对位无取代[Emerson反应,Emerson试剂试剂,红色]三.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一)提取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

4、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游离香豆素一般可以用乙醚、氯仿、丙酮等提取(香豆素苷可用甲醇、乙醇或水提取)。碱溶酸沉法提取。1.溶剂提取法常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提取。乙醚是多数香豆素的良好溶剂。苷则在正丁醇、甲醇中被提出。2.碱溶酸沉法0.5%氢氧化钠水溶液稍加热提取,冷后用乙醚除杂质,加酸调PH到中性,适当浓缩,再酸化,则香豆素或苷即可析出,也可用乙醚萃取。对酸碱敏感的香豆素不可用。3.水蒸气蒸馏法小分子的香豆素具有挥发性,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和分离。如受热时间过长,则结构可变。四.香豆素类化合物检识(一)理化检识1、荧光:紫外光下一般显蓝色或紫色。7-羟基蓝

5、色荧光较强加碱后更强羟基甲基化荧光减弱。2、显色反应常用异羟肟酸铁反应、三氯化铁、Gibb’s反应及Emerson。(二)色谱检识薄层色谱法Ø吸附剂:硅胶Ø展开剂:游离香豆素:正(环)已烷:乙酸乙酯(5:1~1:1)氯仿:丙酮(9:1)苷类:氯仿-甲醇不同比例Ø规律:母核上羟基取代数目愈多(极性增大),则Rf值愈小羟基变为甲氧基(极性减小),则Rf值增大。Ø显色:紫外光下观察荧光----蓝色或紫色Ø异羟肟酸铁试剂木脂素理化性质1.物理性状木脂素多为无色结晶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与糖成苷后,溶解性增大。提取与分离游离的木脂素--

6、--亲脂性的,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溶剂,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极小。具内酯结构可按碱溶酸沉法。Ø一般采用甲醇或丙酮提取后,浓缩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萃取,再用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注意!与大量树脂状物共存,在溶剂处理过程中容易树脂化。碱溶酸沉:具有酚羟基或内酯。注意异构化。四、木脂素的检识Labat反应具有亚甲二氧基—O—CH2—O—的木脂素加浓硫酸,再加没食子酸,可产生蓝绿色。对象-亚甲二氧基[Labat反应、浓硫酸+没食子酸、蓝绿色]以变色酸代替没食子酸,保温70~80度,产生蓝紫色-Ecgrien对象-亚甲二氧基[Ecgrien反应、浓硫酸

7、+变色酸、蓝紫色]黄酮广义的---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6-C3-C6狭义的: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一、性状1、性状苷元为结晶性固体,苷为无定形粉末。2、颜色与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羟基、甲氧基)等的数目、类型以及位置有关。在4‘-或7-位引入供电子基,因形成P-π共轭,具有推电子作用,促进电子转移,使化合物颜色加深。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灰黄~黄色查尔酮---黄~橙黄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不显色异黄酮----微黄色花色苷及苷元PH<7红色PH8.5紫色PH>8.5蓝色二、旋光性苷元只有二氢黄酮(醇)

8、,黄烷醇有。苷均有旋光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