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ID:42259846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单元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本单元认识图形是其中“图形与几何”的部分,主要有“认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欣赏与设计”等四个主题。下面将分别从这四个主题来具体设计教学,预计总共用4个课时。(注:本教学设计只设计教材上基础知识的内容,其余巩固和练习等内容不在本教学设计之内)课时一:认识角——对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

2、础上进行教学的。而通过对“角”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因而,本课时是为后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奠定基础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如玩具积木、礼物盒等,为学生提供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空间和平台。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奖赏、及时反馈、适度竞争等方式,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

3、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理念】1.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并参与学生小组合作的探讨,了解学生情况,推动活动有序、有目的的进一步发展。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自由探究、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等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和思维创新以及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角;知

4、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清楚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1.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2.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及分享交流的精神。3.情感与态度创设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初步的认识角及其特征。难点在于初步建立角的几何模型,引导学生探究出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教学方法策略】本教学主要采用实物展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

5、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预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PPT课件,活动角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角1、出示时钟、剪刀和红领巾,并抽象出角。(1)课件演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从12时开始转动,时针和分针停下时形成一个锐角,然后时针和分针再从12时开始转动形成直角,分别抽象出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2)从课件出示剪刀张开,刀刃分别形成锐角和钝角,并抽象出剪刀刀刃组成的角。(3)课件出示红领巾,抽象出红领巾的边组成的锐角和钝角。2、引入

6、新课。板书课题——认识角。(二)操作交流,认识角1.角的判断,认识角的特点。教师于黑板画出一组图形,如下所示:(1)学生观察,找出角的相同点,判断以上图形哪些是角。(2)概况:这些角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1.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1)教师结合课件中的角介绍角的顶点和角的边。(2)学生说一说其他角的顶点和边。教师小结并板书: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3)画角,并介绍角的记法与读法。教师示范画角,首先画出一个顶点,再沿着这个顶点分别画出两条直线,标出“顶点”、“边”,在画的角上标出符号“1”板书:记作:∠1,读作:角1。注意角的符号,与少于符号“<

7、”的区别:角的符号是撇横,小于符号是撇折。学生在练习纸上画角,指出所画角的顶点和角的边。4.找角。(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在图片上找出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2)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并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课桌的角,文具盒上的角等等)。5.与生活中的角进行比较。(1)出示生活中的角。书本折出的角、半圆形大饼切下的角、正方体盒子上切下来的角等等。(2)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有什么不同?(3)集体交流,建立角的几何模型。(4)不同点:数学中的角是平面的,生活中的角是立体的:数学中的角的边是直直的,生活中的角的边是可以弯曲的。出示教材第62页

8、最后一题中的图形。三、合作探究,比较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