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

ID:42262635

大小:114.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11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_第1页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_第2页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_第3页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_第4页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套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0套试题,共100个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2.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不制

2、定法律B.不规定刑罚种类C.不需要判例法D.不公布成文法3.《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4.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

3、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A.“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B.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C.“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D.“论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5.汉代齐太仓令获罪当处墨刑,其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为官奴,替父赎罪。这一事件导致了下列哪一项法律制度改革?()A.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B.汉文帝废除肉刑C.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D.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6.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C

4、.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7.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提刑司对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翻异别勘”制度的规定?()A.发回原审州府重审B.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C.直接上报中央刑部审理D.直接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8.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B

5、.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D.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9.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法典的结构体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具法”被置于六篇中的最后一篇B.《魏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如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置于律首C.《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二十篇D.《永徽律疏》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为十二篇三十卷10.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清末

6、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C.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立D.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11.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A.傅别B.质剂C.券书D.书券12.关于

7、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商鞅取消郡县制,实行分封制,剥夺了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B.商鞅“改法为律”,突出了法律规范的伦理基础C.商鞅推行“连坐”制度,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D.商鞅提出“轻罪重刑”,反对赦免罪犯,认为凡有罪者皆应受罚13.西汉末年,某地一男子偷盗他人一头牛并贩卖到外乡,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其妻隐瞒未向官府举报。案发后,该男子受到惩处。依照汉代法律,其妻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B.按包庇罪论处C.与其丈夫同罪D.按其丈夫之罪减一等处罚14.关于唐律中五刑

8、,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15.唐朝开元年间,旅居长安的突某(来自甲国)将和某(来自乙国)殴打致死。根据唐律关于“化外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